脏腑证治---心部(手少阴属脏)
来源:《笔花医镜》
作者:江涵暾
朝代:清
年份:公元-年
症论:心体属火。位南方。色现赤。胸下歧骨陷处其部位也。凡额上手足心。皆其所辖。得血以养之。方能运慧思。用才智。心无表症。皆属于里。
心之虚。血不足也。脉左寸必弱。其症为惊悸。为不得卧。为健忘。为虚痛。为怔忡。为遗精。惊悸者。惕惕然恐。神失守也。七福饮、秘旨安神丸主之。
不得卧者。思虑太过。神不藏也。归脾汤、安神定志丸主之。健忘者。心肾不交。神明不充也。归脾汤、十补丸主之。
虚痛者。似似饥。似手摭心。喜得手按。洋参麦冬汤主之。怔忡者。气自下逆。心悸不安。归脾汤主之。遗精者。或有梦。或无梦。心肾不固也。清心丸、十补丸主之。
心之实。邪入之也。心不受邪。其受者胞络耳。脉左寸必弦而大。其症为气滞。为血痛。为停饮。为痰迷。为暑闭。为虫啮。
气滞者。或食胀。或怒冲。烦闷而痛。沉香降气散主之。
血痛者。血凝于中。痛有定处。转侧若刀针刺。手拈散主之。
停饮者。干呕吐涎痛。作水声。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如有饮囊。则加苍术。名倒仓法。
痰迷者。顽痰壅闭。不省人事。清膈煎灌之。暑闭者。汗喘昏闷。先以消暑丸灌之。再用香薷饮加益元散。虫啮者。饥时作痛。面白唇红。化虫丸主之。
心之寒。脉左寸必迟。其症为暴痛。
暴痛者。肢冷气冷。绵绵不休。姜附汤加肉桂主之。
心之热。火迫之也。脉左寸必数。舌尖赤。其症为目痛。为重舌、木舌。为烦躁。为不得卧。为癫狂。为谵语。为赤浊。为尿血。
目痛者。赤肿羞明。导赤散加连翘、菊花、蝉蜕主之。重舌、木舌者。泻心丸主之。烦躁者。泻心丸加竹卷心主之。
不得卧者。暑热乘心也。导赤散加益元散主之。
癫狂者。弃衣骂詈。生铁落饮主之。谵语者。邪热攻心也。泻心丸主之。赤浊者。萆厘清饮加灯心、丹参主之。
尿血者。阿胶散主之。
心部用药:
〔补心猛将〕北五味〔次将〕枣仁、柏子仁、远志、丹参、龙眼、麦冬、当归、白芍、茯神
〔泻心猛将〕石菖蒲、黄连、木通、朱砂、犀角〔次将〕山栀仁、连翘心、通草、车前子、竹卷
心、灯心、莲子心
心部附诸方:
1、七福饮治心血虚而惊悸者。
人参熟地(各三钱)当归枣仁(各二钱)白术(炒一钱五分)炙甘草(一钱)远志(五分)
2、秘旨安神丸治惊悸神魂失守者。
人参枣仁茯神制半夏(各二钱)当归炒白芍橘红(各一钱五分)五味子
(十粒)炙草(五分)生姜(三片)
3、归脾汤养血安神。
人参白术当归白芍枣仁(各一钱五分)黄(一钱半)远志(七分)
炙草(五分)龙眼肉(五枚)
4、安神定志丸治心惕不卧。
茯苓茯神人参远志(各一两)石菖蒲龙齿(各五钱)
炼蜜为丸。以辰砂为衣。每服二钱。
5、十补丸治气血大亏之症。
黄白术萸肉杜仲续断枣仁(各一两)大熟地(三两)人参当归白芍
远志(各一两)茯苓山药(各一两五钱)北五味龙骨牡蛎(各七钱五分)
6、洋参麦冬汤治心经虚热而痛者。
洋参麦冬当归(各二钱)生地(三钱)白芍丹参钗石斛(各一钱五分)
犀角甘草(各五分)
7、清心丸清心火。止梦泄。
生地(四两)丹参(二两)黄柏(五钱)牡蛎山药
炒枣仁茯苓茯神麦冬(各一两五钱)北五味车前子远志(各一两)
用金樱膏为丸。每服三钱。
8、沉香降气散治气滞心痛。
沉香(三钱)砂仁(七钱)炙草(五钱)盐水炒香附(五两)酒炒元胡索
(一两)煨净川楝子(一两)
共为末。每服二钱。淡姜汤下。
9、清膈煎治痰壅心膈。
制胆星(一钱)白芥子(二钱)海石(三钱)陈皮木通川贝(各一钱)
10、化虫丸治虫积心腹诸痛。
芜荑白雷丸(各五钱)槟榔(二钱五分)雄黄(一钱五分)木香白术陈皮(各三钱)炒神曲(四钱)
以百部二两熬膏糊丸。每服一钱五分。米饮下。
11、姜附汤治寒厥心痛。又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宜用本方大剂饮之。或救十中之一二。痛而喜按者。更加人参。干姜熟附子(各三钱)
水煎服。
12、导赤散治热闭小便不通。
麦冬(三钱)木通(一钱)生地(三钱)甘草(四分)竹叶(十片)车前
赤茯苓(各一钱五分)
13、泻心丸治心火。
川黄连五钱为末。灯草汤下。
14、生铁落饮治心热。
天冬麦冬川贝(各三钱)胆星橘红(各一钱)远志石菖蒲连翘茯苓茯神(各一钱)元参钩藤甘参(各一钱五分)辰砂(三分)
用生铁落煎熬三炷线香。取此水煎服。
15、萆薢厘清饮治心移热膀胱。而为赤浊者。并治诸淋。
川萆薢(二钱)炒黄柏石菖蒲(各五分)茯苓白术(各一钱)莲子心(七分)丹参车前子(各一钱五分)
16、阿胶散治尿血。
阿胶(一钱)丹参生地(各二钱)黑山栀血余丹皮麦冬当归(各八分)
17、手拈散小半夏加茯苓汤消暑丸香薷饮益元散(以上诸方俱见卷一)
温馨提示:只要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