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西赶尸人,一个真实存在的神秘职业

“湘西赶尸“的发源地,就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湘鄂黔渝四省市交界处的湘西地区,这个地方也是土家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汇处。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赶尸其实流行于清朝年间。

当时正处于战火纷飞的动荡时期,四川的人口数量快速下跌,随着“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的出现,不少湘人来到了四川寻求出路,在一个世纪内,四川接纳移民达多万人。但大部分湘人到闭眼的那一刻都不能回到家乡。

有需求就会产生产业,庞大的丧葬市场倒逼着人们找到新的出路。

若想从水路运送尸体,长江水运是首选。但三峡的水流急,暗礁多,任何船只想通过除了技术还需要运气。另一方面,因为风俗习惯的影响,运尸船也给人不吉利的感觉,,多数的乘客都会抵制运尸船。既然水路走不通,那就只能走陆路了。于是赶尸就这么应运而生了。

其实最早的赶尸是在远在古代的神话里。

传说数千年前,苗族的祖先阿普蚩尤率兵在黄河边与敌军奋战数日,伤亡惨重,哀鸿遍野。战后,他令军师将战死的战士都带回故乡。只见军师打扮成阿普蚩尤的模样,竖立在尸体中间,嘴里念念有词,身旁的尸体被瞬间“唤醒”,随着符节整齐地移动。这就是有记录的文字里关于“赶尸”最初的说法。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赶尸术被世人描述和渲染的神乎其技,专职做赶的尸匠(内行人称为老司)还能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赶尸人一般来说会根据能力和职能分成三个等级:最初级的就是背尸人;而中级的老司会先尸解,再取其头部和四肢,加朱砂和其他药物处理后,放置木盒中运送到目的地;最高级的就是老司作法,有人描述他们身挂铃铛,手持阴锣,敲锣为引,尸体就会听从命令,乖乖地走到目的地。

著名作家沈从文也曾在作品中写道:经过辰州(今沅陵),那地方出辰砂,且有人会赶尸。若眼福好,必有机会看到一群死尸在公路上行走,汽车近身时,还知道避让在路旁,完全同活人一样。

相传古代有一种“造畜术”,施法者可以通过施加符咒,另尸体猪或羊之类的牲口,然后在路上驱赶而行。而当今的湘西赶尸就是源于这种“造畜术”。

相传湘西的三大“邪术”,包括了大家熟知的蛊毒、落花洞女,第三种就是如今的湘西赶尸。

但由于每个门派的老司使用的方法不尽相同,而且这样的特殊行业比其他行业具有更严格的技术保密原则。所以外行人想了解赶尸是如何做到的,也只能一一走访询问当事人,目前有三个版本:

第一种说法:尸体其实是被老司用细长的竹竿,从尸体腋下穿过,并将手臂捆绑在竹竿上。因为尸体一般都穿着宽松的寿衣,可以遮住竹竿。由于竹竿受力后弯曲,尸体也随之晃动起来,在深夜的雾色里就如是直立的尸体双手平举在跳跃。

但这种说法几乎是很难实现的,先不说这种做法需要老司和尸体的高度相差不大,而且每次赶尸都有多具尸体,竹竿根本无法承受如此的重量,更别说从四川一路赶到湘西。

第二种说法:央视的《走进科学》栏目就对湘西赶尸有过专题报道,赶尸人会将尸体的头颅和四肢保留,躯干抛弃,然后用稻草做一个假人,还会在上面裹上黑色纱布。但是这种说法还是解释不清楚尸体跳跃的原因,且每次是多个尸体同时行走的问题。

第三种说法:因为尸体太重,赶起来太难,所以老司会将其全都做成干尸,减少了质量与体积。但在中国这样对待尸体是对逝者的不尊敬,且多年前应该没有这种可以短时间类完成多具尸体到干尸的转换的技术。

因为每一种说法都有逻辑上的缺失,所以至今赶尸是如何做到的,目前仍没有一种现代人能够接受的科学解释。但可以肯定的是,赶尸确是在湘西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一种职业,也真实地存在过。

而写下《湘西赶尸》一书的吉大副教授陆群认为,赶尸不在于技术的真实,而在于职业的真实。

赶尸人其实真的没有表面简单,非一般的算命先生,而是一项高难度职业,不仅需要掌握防腐技术,还要胆大心细和拥有充沛的体力。培训和熟练的流程很长,也是这种特殊运尸服务的唯一提供者。所谓让死人行走的法术是不存在的,但他们仍然有足够的动力将赶尸神秘化。跟魔术师一样,赶尸人运用特殊的咒语和操作流程让尸体看上去是自己在动,本质上是为了提高这项职业的门槛和收入。为了保密,连没有入行的骨肉亲人都不可说。

但无论操作方法如何神秘,没有市场也始终难以维持,随着四川到湘西的交通逐渐便捷,落叶归根的思想逐渐被淡化,赶尸人这种只存在于特殊时代和环境下的小众服务业,也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到了今天,赶尸在湘西也赋予了更多的传统文化意义,也被用民俗用舞蹈和舞台剧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15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