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又名丹砂,在化工、医药等方面用途广泛。湘西辰州地区出产的朱砂,简称辰砂。辰砂色泽艳红、美丽,粒度大者称为珠宝砂,含辰砂的叶蜡石俗称“鸡血石”,被收藏界视为珍品。我在《赶尸——不仅仅是传说》一书中,对辰砂在湘西民间的妙用,有过详细的描述。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把朱砂磨成红色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留下了“涂朱甲骨”经久不褪的千古传奇。历代封建帝王更是喜欢用朱笔御批,彰显其一字千金的无上权威。
多年前,紧邻湘西的贵州万山人就在沟谷里拾取朱砂,他们也用爆火裂石的办法开采朱砂,并上贡中原。
唐代,辰州向朝廷呈贡了一块朱砂,当朝的武则天凤颜大悦,赐名“光明砂”。慢慢地,用朱砂制作的艺术品,也成了皇室和达官贵人镇宅辟邪的珍藏。辰砂随之声名大振,各地客商纷至沓来,将朱砂、水银通过水路运出深山。
宋《溪蛮丛笑》中也有云:“辰锦砂最良,砂出万山之崖为最,伶佬以火攻取。”伶佬,指当时的侗族人。
朱砂是提炼汞的主要原料。汞,是在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又名水银,呈银白色,比重13.,熔点-38.87℃,沸点℃。汞能与许多金属形成合金,称为汞齐。汞由于有特异的物理化学性能,今天广泛用于化学、电气、仪表及军事工业等。此外,还用作原子核反应堆的冷却剂和防原子辐射材料。同时,汞在医药方面也有一定的用途。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汞矿的国家。在仰韶文化层和龙山文化层里,均发现“涂朱(砂)”遗物;春秋战国以后,又在炼丹术和医药方面得到了应用,并开始用以提炼汞;有关汞同硫合成丹砂、汞同铅形成铅汞齐等记载,见于汉代魏伯阳《参同契》、晋代等著作;宋代的《金华冲碧丹经秘旨》和明代的《天工开物》,均记述了炼汞技术及其设备——中国对汞的开采利用,比希腊人和罗马人还要早多年。
东汉后,道家寻找长生不老炼丹术,其中就用到了丹砂和汞,由此催生了人造红色硫化汞,成了人类最早运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产品之一,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外销商品。
史书记载,秦始皇陵中的吨水银就来自辰州。当时的主要产地在今天的贵州万山,属于辰州之境。
晃州(今新晃)最早的朱砂开采于秦汉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清代中期,当地就开始提炼汞。清朝至解放初期,先后有英法商人、外省商人、湘军统领以及当地商人、匪首、官府等各路人马介入炼汞。
新晃汞矿位于城西酒店塘,属于扬子成矿带之中,该成矿带东西长公里,宽公里,总储量居亚洲之首,世界第三。新晃矿区广泛出露寒武系灰岩、白云岩和页岩。地层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西。工业矿体赋存在中寒武统白云岩中,为规模不等、形态多变、成群出现的似层状、透镜状和囊状体。矿体群间沿走向相距~米。在每个矿体群中,各个矿体的长度为20~米,宽度为10~50米,厚度为0.5~18米,埋深0~米。
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地质勘探和开发工作,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的主要汞矿生产国之一,著名汞矿有贵州万山汞矿、丹寨汞矿、铜仁汞矿以及湖南的新晃汞矿。新晃通过对矿山矿洞进行清理整顿,并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改造,矿业发展蒸蒸日上,成为我国3大“汞都”之一,归属当时的国家冶金部管理。年,新晃汞矿职工总人数达多人,整个矿区人口达多人,形成了一个小社会群体。
年3月,新晃汞矿干部职工共同努力31昼夜,安全、优质、高速、低耗,顺利地完成了独头平巷掘进总进尺.8米,创造了当时全国独头平巷月掘进的新记录,并进入世界先进水平。
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新晃汞矿老采区基本采空,新采区又在调整中缓建,在生产任务不饱满的情况下,积极从回收废汞料中提取再生汞,既开发了新产品也消除了汞污染,为保护环境做出了贡献。
3年4月,新晃汞矿因资源枯竭而停产关闭。年,新晃汞矿工业遗产旧址群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专家认为,新晃汞矿旧址有着许多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矿洞内留有大量遗迹遗物,如采矿工人数百年来开凿的石梯、隧道、刻槽、标记、矿柱、巷道等,还有在采矿、选矿和冶炼中形成的一整套独特而先进的工艺技术,是我国汞矿史的缩影,是研究我国汞矿矿业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目前,新晃已完成对汞矿旧址不可移动文物的登记、建档工作,采矿博物馆、工人村生活馆、汞矿人物馆等3个博物馆也在筹建中。
辰州朱砂和新晃汞矿,书写过大湘西的历史,留下了很多人的记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