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金星院士种下地质科学的种子

北京哪治白癜风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张延玲

年4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戴金星捐赠的全国首个村办地质科普馆——金星科普馆正式对外开放,如今已接待了许多社区居民、学校学生前来参观。科普馆以独特的古生物化石、宝石矿物、矿物岩石样品展览和地质科普为载体,从地球的地质演化史入手,将深奥的地学知识翻译成通俗易懂、充满趣味性的科普语言,积极向公众尤其是少年儿童传递“认识化石,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欣赏矿物,感受自然资源之美”的理念。

科普馆位于温州市瓯海区丽岙镇下川村戴在鹏小学三层。下川是一个人杰地灵的村庄,位于丽岙划归瓯海之前的温州和瑞安之间。这里是“中国天然气之父”戴金星院士生长的地方,也是他心心念念的故乡。

科普馆内收藏着由戴院士几十年孜孜不倦、呕心沥血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收集来的成百上千块珍稀奇石、矿石晶体、古生物化石及矿物宝石。自科普馆开馆以来,下川村领导邀请社区居民、学校学生参观科普馆,听取地质学科普知识讲座,以及观看现场岩石矿物标本等活动,同时融入地质学教育、增强爱国情怀、培养青少年地质科学兴趣。金星科普馆的建设为开展社区科普和青少年科普提供了阵地,将为全社区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发挥作用。

科普馆分为两个展厅,参观路线首先进入的是第一展厅,本展厅以独特的石类展览为载体,整体以地质场景、岩石标本、投射灯光、演化挂图为基本手段,从地球的地质构造、地貌概况出发,演绎了岩石进化各阶段、各层次的发展过程,从而在观众的第一印象中展示“地球地质演化”的主题特色。这个展厅是主展厅,展厅面积约平方米,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三叶虫、海洋鱼类、蕨类植物、鸟类、贝类等动植化石,也可以看到萤石、方解石晶簇、蓝铜矿、辰砂、黄铁矿、白钨矿、辉锑矿等特色矿物标本,以及种类繁多的宝石、玉石等一批珍贵宝玉石。从生命之初的寒武纪,到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矿物、化石、标本多达余件。全方位、全角度地揭示了地球的内涵奥秘和大自然的神奇态势,为丰富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普及市民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地球历史和地质科学知识,提高保护地球环境意识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第二展厅以书籍为主的地质科普为载体,整体以科技书籍、科普知识、科学作品为基本手段,突显科技为主题,百科造氛围,专著为支撑的主旨。这个展厅是辅助展厅,展厅面积约平方米,在这里可以看到地质学科普著作、儿童百科全书、戴金星院士著作等地质类相关书籍。专业+百科的展示方式,使科普形式更加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辅导老师会在这里为参观的市民和中小学生送上一堂精彩的地质科学课程,通过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示内容、丰富的展示手段、多样化的体验方式,使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直观地向参观者展示自然与地质的完美结合,让参观者体验自然艺术之美。

当地居民、学生参观第一展厅

下川丽岙小学学生在第二展厅学习

在21世纪初,戴院士就开始筹备化石和矿物标本,并得到王德滋院士、郝芳院士、杨树锋院士、赵元龙教授捐赠相关标本,为筹建金星科普馆做准备。近6年来戴院士和夫人夏映荷老师多次往返温州和北京,地质科普馆建立过程中的各个细节二老都亲历亲为,费心策划。首先是选址,下川村四面都是河流,村庄的住户地点座落是一个墩,所以以前地名叫霞墩,因下川庄四面都是河川,为了简便改叫下川。当时下川村村领导旨在为地质科普馆划出一块独立的区域,便将首选地址定在了村子的一个小岛上(如图)。

戴院士从建馆成本和参观便利考虑,认为重新建造一座科普馆费用支出太大,势必会给村委会造成财政难题,另外,该小岛虽然离居民聚集区仅一河之隔,但是将来往返科普馆会为参观人员造成不便,因此决定就地取材,在原有的村属戴在鹏小学三层开辟两个展厅。下川小学是戴在鹏小学的前身,那是一所破旧的房子,戴院士年9月至年8月便在这所小学读书。年由荷兰华侨戴在鹏先生出资建造了新校舍,因此命名为戴在鹏小学。该小学于年下半年撤并到丽岙二小后,空出的校舍便作为了村里的居民中心,此次下川村书记戴先生也非常赞同戴院士的考虑,将戴在鹏小学的三层调整出来作为展厅。

戴金星院士在航拍图前介绍科普馆选址过程

其次是展品的选择和补充,从年开始筹备科普馆,到年科普馆的对外开放,戴金星院士就在不断地收集、挑选、购买、运输展品。除了自己几十年来采集的岩样、购买的化石、珍藏的玉石,还有朋友赠送给他的教学用的矿物,学生从工作现场带回来的标本……从几百件样品里挑选出了余件作为展品,编号打包运送至下川。对于比较易碎的展品,戴院士都是亲自携带,分批分次随身运送。年4月,这次已经记不清是戴院士第几次亲自护送展品了。

村民和工作人员观赏戴院士随身运送的展品

参观人员像往次一样,围在展品前欣赏着地质之美,感叹着沧海变迁,而坐在旁边的这位老人,神情坦然,享受着地质带给人们的震撼。或许这就是戴院士建立科普馆的初衷,让人们在欣赏之余,感受着地质学的魅力。

展品聚齐后,戴院士带领身边的助理和工作人员,按照地质历史时期,从前寒武到奥陶纪,从泥盆纪到石炭二叠纪,将展品摆放整齐,并且亲自设计了展品的介绍标签,力图让非专业人员一目了然的看懂展品,看懂地质。

这橱窗里的每一件展品对戴院士来说都极其珍贵,都饱含了一段珍贵的感情和特殊的意义。展品里有师生情、朋友义,及浓浓的家乡情、游子意。

然而,科普馆开馆并非戴院士捐赠展品的终点,他时刻惦记着科普馆内缺少一个大型的化石。他回到北京后到处打听,终于在年4月,在中国地质大学附近找到了两个海百合化石。这两个化石高约厘米,宽约60厘米,戴院士以两万多元将其买回,一个送到了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的温州地质科普馆,一个送到了下川村的金星科普馆。目前都已在馆内展出。

戴院士捐赠的海百合化石

起初,戴金星院士希望通过地质科普馆的建立,将相关地质知识传播出去,让青少年们首先了解什么是地质学,进而认识矿产资源、认知矿物岩石种类,从而引导他们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让地质科学的在青少年们中间种下一颗“种子”。现在,随着一拨拨社区居民、中小学生的参观、学习,不仅使地质科普馆的教育功能得到了体现,而且随着参观人数的不断增加,随着了解地质知识的不断深入,这颗地质科学的“种子”已经悄悄发芽,当雨水丰沛,阳光普照的时候,必然会长成参天大树。

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6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