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后。
父子俩在围桌夜话。
“锦元,明天你可要学习研制膏、丹、丸、散了。”鼎基条分缕析道:“膏分贴的膏药和服或敷的膏子。如陈李济贴膏,即摊于纸上,专贴各种皮里诸症。化痞膏,金不换膏,即摊于布上,摊于皮上的有狗皮膏。膏子有的是一味药熬成,取其精华,和冲水送服,如黄芪膏、秋梨膏等。”
“丹,丹有丸子,有面子,如防疫丹,便是面子,而寿丹便是丸子。丸药大体分‘蜜丸’‘水丸’二种。蜜丸即将药料碾成面后,和以蜂蜜,揉成丸。食时方便,容易下咽。将药料碾成面子后,和水打为小丸,即晾干备用,不加衣,如清胃黄连丸、木香槟榔丸,全是这种水丸。”
“散,散全是面子药,有的可以敷上,有的可以用水冲服,如辰砂益元散。”
“怎样制法呢?”
“根据治疗用途配成而过细箩的复方粉末,加水再三煎熬之后,将药渣滤去。药液中加入蜂蜜或糖,熬制成稠厚的药膏,可供长期使用。丹剂的‘丹’字,原意本是指某些矿物药经加热升华或熔化提炼后,制成颗粒粉末状的药剂,根据药物性能与要求的不同,丹剂有的还可外用。而丸药则是以蜜和丸,外包以黄蜡用细针穿一孔穴,丸者缓也,作成圆粒,是舒缓的治法。而散剂是把药物捣碎,研磨成微小颗粒的粗细粉末。”
“近代制药之最当数北京的同仁堂。早在雍正年间,同仁堂就成为宫廷提供成药的商家。它所用的制药原料,也是由各地府县精选之后作为商品送到京师的。”
“同仁堂为什么这么闻名呢?”
“首先,同仁堂除有古方、验方外,还有不少清朝宫廷的秘方,如乌鸡白凤丸、安坤赞育丸、虎骨酒、安宫牛黄丸等都是效验良方;其次是选料精;最后是炮制方法精细,不怕费人工、费物,必按要求炮制,有的药春天配料,秋天成丸,还要密封储存,去掉燥性才能发售。”
公朴在其父亲的无私指点下,学会了切药、碎块、烘干,并在草碾上压成药面,过粗、细箩,然后便着手炮制膏、丹、丸、散。
有一天晚上,父亲正在昏暗的油灯下,指导着锦元学习《本草纲目》。突然,一阵短而急促的敲门声震耳欲聋。
门开处,来的是一位妇人,四十来岁。只见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快,韦医生随我去出诊。”
“好。”鼎基站起身对儿子道:“你也去。”
(摘于年3月6日的梧州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