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是中国古代妇女主要的化妆品。不为人知的是,中国人使用了两千多年的“胭脂”,不仅是个“舶来品”,而且它的名字最初还是个地名。
“胭脂”属于音译词,但却表意准确,形象地表现了这种化妆品的颜色和质地,大概是汉语中翻译得最好的词之一。它一度被写为“燕脂”、“燕支”,其实它最早的写法是“焉支”。
“焉支”与霍去病
“焉支”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匈奴列传》中的“过焉支山千余里”一语,为霍去病出击匈奴时所过之山的名称。焉支山位于今天甘肃省永昌县、山丹县之间。元狩二年(前年),十九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匈奴。霍去病孤军深入,越居延,过小月氏,直攻祁连山。俘虏匈奴多个贵族,歼灭了不少匈奴骑兵,迫使匈奴浑邪王率领数万人归降。此役使得长期困扰汉朝的匈奴实力大伤,汉朝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区。
从此以后,失去河西地区的匈奴人悲伤地唱起了那首著名的《匈奴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匈奴失去了祁连山一带水草丰美的牧场,让牛羊难以像以前一样繁衍是可以理解的,但失去了焉支山,怎么就会让他们的妇女“无颜色”呢?
原来焉支山一带盛产一种叫做“红蓝花”的植物,当地人在红蓝花开之时将花朵摘下,放进石钵中反复杵槌成汁。晋代崔豹的《古今注·草木》对此有这样的记载:“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为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
红蓝花的花瓣中含有红和黄两种色素,黄色素溶于水和酸,而红色素溶于碱,当地人用草木灰过滤后的碱性水取红色素,再用酸性的石榴水把黄色素去掉,最后得到红色色素,然后和以牛羊油脂,形成方便携带的脂状物。另据记载,焉支山女自制神皂,用后肤若凝脂,嫩白如霜,故匈奴诸藩王之妻妾多从此出。藩王的妻妾在匈奴语中叫“阏氏”,“焉支”是其汉译的谐音,“焉支山”因此而得名。
后来物以山名,人们就将这种女性化妆品称作“焉支”,其后又逐渐演变成“燕支”、“胭脂”。
因此,失去焉支山一带对于匈奴来说不仅失去了一大片水草丰美的土地,同时还失去了重要的妇女化妆品生产基地。
“胭脂”来前都用啥
“胭脂”是汉代从匈奴传入内地的,那么汉代以前女性都用啥化妆品呢?
先秦时期女性是以白为美的审美风尚。女子的妆饰风俗,从先秦典籍的片言只语中看出些许端倪。《战国策·楚策三》:“彼郑、周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楚辞·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长袂拂面,善留客只。”宋玉在他的《登徒子好色赋》中这样描绘东邻女子:增一分太长,减一分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可以说,“粉白黛黑”是先秦女子较普遍的化妆风气。
当然,并不是说当时的女子就不爱红妆,或者不用红妆。但那时女子化妆奁盒中的红色物体不是胭脂,而是矿物颜料——朱砂。
朱砂又称丹砂、辰砂,朱砂的粉末呈红色,可以经久不褪。先秦时期的人们把朱砂磨成红色粉末,与牛脂,青油等一起熬制,做成朱砂膏,供女子化红妆使用。然而朱砂毕竟是矿物,一来颗粒较粗,二来含有一定的毒性,所以胭脂引入之后,朱砂很快就退出了女子的化妆盒。
“胭脂”带来的那一抹娇艳,从此出现汉家女子的脸庞上。但战将霍去病从匈奴手中夺取焉支山,只是让匈奴女子“失色”难过,真正将“胭脂”引入中国的另有其人,他就是最早“凿空”西域的张骞。
“胭脂”与张骞
红蓝花起源于地中海地区,距今大约年前埃及已开始用红蓝花作染料了,之后传入古印度和中亚。作为曾经存匈奴是在于欧亚大陆上的一个游牧民族,是他们将红花技术带到匈奴,然后传入古代中国。匈奴人在古代中西文化交流上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
公元前年,汉武帝为了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派张骞出使西域。这是一次艰难的出使经历,“行时百馀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张骞出使西域虽没有达到联合大月氏共同打击匈奴的目的,但张骞从西域带回了大量的异国文化。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地理位置、特产、各国兵力等等一一向汉武帝作了报告,这些情报对于汉帝国来说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地理大发现。
公元前年,汉武帝再次派张骞代表汉帝国出使西域。这次出使,张骞和他的使团把汉帝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中原物产,传到西域,西域的名马、银器、以及毛织品等当地特产,也源源不断传到中原,西域各国遣使来汉,开始经济方面的交流,我们今天熟知的葡萄、胡萝卜、石榴等瓜果蔬菜,以及骆驼、狮子、鸵鸟等物种也陆续沿着这条走廊传入内地。
胭脂也是那时被引进的。此后,随着红蓝花不断被内地引种,妇女涂胭脂的习惯也在内地流行起来,从此经久不衰。
“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
“绛衣披拂露盈盈,淡染胭脂一朵轻。”
“今日图成浑不似,胭脂和泪落纷纷。”
自古至今“美”都是人类不变的追求,胭脂进入中原大地,走进女子的生活之后,造就了才子佳人旖旎的梦幻,见识了人间多少悲欢离合,而那双颊间一抹轻轻浅浅的红,便成了美好和爱情的永恒意象。
编辑:黎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