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石是一种可做印记和工艺品的石料。俗称蜡石。其质量精密光滑,明亮如冻,故称。冻石是明亮或半明亮肉冻状的块状叶蜡石、地开石。按色彩分为白冻、乌冻、黄冻、粉冻、灰冻、诟谇彩、黄白彩等。色形有团块状、条带状、星点状、云雾状等形状。其质量、明亮度、颜色是曲、血度(含辰砂与否及量比、散布)、光泽娇艳水平以及形状等评估准则,在各矿山并不一致。含辰砂的已列为另一亚种——鸡血冻。
田黄冻石田黄冻石是黄石中最上品,全石通体明透,似凝聚的蜂蜜,滋润非常。田黄石是寿山石系中的珍宝,素有“万石中之王”尊号。其光泽温润心爱,肌理精密,自明清以来就被印人视为“印石之王”。数百年来田黄石极受藏家至爱,正如鄙谚所说:“黄金易患,田黄难求”。福建省福州市北部山区的寿山乡,乡中有一公约1千多米长,宽2百多米的山溪,即是田黄石的生产地。它是摆脱石脉而自力成块,持久埋于沙士当中,是“无根而璞,无脉可寻”的石材。
田黄石分上坂,中坂和下坂三个地段构成,上坂是靠溪水上游地域,这边生产的田黄石明亮度高,有通灵感,颜色略显微黄的白色彩为主。由于上游的水源好,生产的田黄石犹似玻璃同样的后光通亮。田黄石的上品称“银裹金”和“田白石”,出自上坂区。中坂位于溪河的中央部份,所产之石大多准则而楷模,并且石质明净润泽,光泽浓郁,石中的萝卜纹理明确,田黄石中的“田黄凉石”、“金裹银”、“桔皮红”、“黄金黄”、“楷杷黄”、“鸡油黄”等极品,大多产于此坂。下坂因处坑头一带,不够水冲性,故石质明亮度较差,多为桐油色、暗赭色,纹理较粗。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已有人起头搜聚,到了明清两代田黄石更是盛名于世。很多达官崇高,墨客雅士竞相锐意搜罗田黄石。相传清初时间天子祭天,神案上都少不了一方上品田黄石,寓其“福(福建)、寿(寿山)、皇(田黄)”祥瑞之意。因而,田黄石连续盛名不衰,身价倍增,曾有古话“一寸田黄一寸金”。
荔枝冻石荔枝冻是几百年矿产寿山石中的石种之一。是高山石的个中一个石种,石农按矿洞分要紧为红妹洞荔枝、依亮洞荔枝等。若按光泽和石质的特点又可分为:红荔枝、黄荔枝、红黄荔枝、纯白荔枝、老性荔枝和新性荔枝冻石等,个中白色者极似新鲜荔枝肉,故以荔枝冻(萃)做为石种称呼。自从年开掘以来,前后发觉的有老翁洞,青年洞,立冬洞出石。荔枝萃高山明亮精确,性坚凝聚,一部份隐现有粗萝卜纹。以白色为常见,也有黄红灰色及五彩相间者。白色者既像荔枝肉,同时也像冰糖,这是白荔枝洞原石的标识特点。此石一出,立刻成为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