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民间有一种古老的职业——赶尸。
据当地一些老人传讲,很多年前,如果走夜路,碰巧的话便会遇见在山道上摇摇晃晃行走的一队尸体。
尸体都披着宽大的黑色布衣,被一根草绳串在一起,个个面色煞白,好像石灰的颜色。
有些尸体头上还戴着高筒毡帽,额上贴着画符的黄纸。
这些尸队都由前面一个手执铃铛的人带领,尸体随着铃声前进。
摇铃的人便是传说中的赶尸匠。
民间传说的说法
民间对于“赶尸”的普遍说法是老司在使尸体站立起来之前,需要行法师念咒语。
然后用辰砂与神符将死者的三魂七魄处镇封住,再用五色布条扎紧。
七魂处为死者的脑门心、背膛心、胸膛心窝、左右手板心、左右脚板心。
耳、鼻、口则是三魂出入之所,用辰砂塞入其中以镇三魂。
最后将颈项上敷满辰砂,用神符贴在上面,用五色布条扎稳,再戴上粽叶斗笠(封面而戴)。
待完成了此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赶尸人大喝一声‘起!’那死尸就能应声站起。
赶尸之缘起
中国人特别眷恋自己的乡土。
不管怎样,叶落必须归根。
湘西沅江上游一带,地方贫瘠,穷人多赴川东或黔东地区,以小贩、采药或狩猎为生。
山中瘴气很重,恶性疟疾经常流行,生活条件坏到极点,除当地的苗人以外,外人是很少去的。
死在那些地方的汉人,乡土观念极重,可又没一个是有钱人,在那上千里或数百里的崎岖山路上,即使有钱,也难以运尸出山,达到回乡安葬的目的。
限于当时当地的交通状况,一不便走车,二不能行船。
怎么办呢,唯有徒步行进才是经济之策,尽管费时劳力,但却费用低廉。
于是,“赶尸”这种七十二行以外的职业便应运而生。
赶尸的真相
关于赶尸,学者们有两种说法:
一是背尸说。
一般是师傅带着徒弟,两人或三人轮流背尸回乡。由于身上罩着黑色大袍,且在夜间行走,行人只能远观,看不真切,以为是尸体在行走。
二是分尸说。
这种说法认为,赶尸人将死者的头和四肢分解,将躯干就地掩埋,只把头和四肢带回乡,一路装神弄鬼只为掩人耳目,等到家后扎个草人做身子,再安上头和四肢。
赶尸有个规矩,就是死者到家后家人要回避,只有等尸体装殓后,家属才能看。这时候家属看到死者须眉毕现,确是自家亲人,且一时只顾悲伤涕泣,谁会去细究这中间的把戏呢?
所以,赶尸人接活也是有选择的,一般在秋冬两季,这客观上延长了尸体腐烂的时间。
此外,病死、自杀或遭雷劈火烧的尸体不赶,以免给自己惹晦气。
揭开神秘的面纱
无论是背尸还是分尸,都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尸体的防腐,因为赶尸的路都在山区,少则需十天半月,多则一个多月。
学者研究认为,湘西的崇山峻岭生长各种草药,苗族先民总结出一套独特的苗医苗药体系。
其中,有一项是对尸体做去水处理后,进行草药熏蒸,尸体就可以长时间不腐烂。
此外,学者们认为,湘西苗族较早地掌握了炼朱砂的本领,朱砂加热后会还原成汞,而汞是最常见的防腐材料。赶尸一般除了祖传的神符外,还少不了朱砂。
赶尸不在于技术的真实,而在于职业的真实。
赶尸作为职业,确实需要赶尸人掌握防腐技术,胆子大、力气大,才能胜任长途运尸的工作,而让死人行走的法术是不存在的。
将赶尸神秘化,是为了提高这项职业的门槛和收入。
今天,在湘西凤凰县,每当夜幕降临,赶尸作为一项民俗用舞蹈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
当神秘的色彩被科学荡涤,人们发现,湘西赶尸其实是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下楚巫文化的一个小小延伸,是特定人群(如巫师)为满足人们叶落归根的心愿而将某些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生计方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