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之积曰五积。
六腑之积曰六聚。
积有定形聚无定处。
不问何经。
并宜十味大七气汤吞下去食积。
牵牛甘遂去水积。
雄黄腻粉去涎积。
HT砂水银去肉积。
各从其类也。
有饮癖结成块。
在腹胁之间。
病类积聚。
用破块药。
多不效。
此当行其饮。
宜导痰汤。
何以知为饮。
其人先曾病瘥。
口吐涎沫。
渍水。
或素来多痰者。
是也。
又多饮人。
结成酒癖。
腹肚积块。
胀急疼痛。
或全身肿满。
肌黄少食。
宜十味大七气汤肝积在左胁下。
状如覆杯。
或如鳖。
或呕逆。
或痛。
在两胁。
牵引小腹。
足寒转筋。
久疟。
名曰肥气。
宜大七气汤煎熟。
待冷。
却以铁器烧通红。
以药淋之。
乘熟服。
肺积在右胁下大如覆杯。
气逆背痛。
或少气喜忘。
目瞑肤寒。
皮中时痛。
如风缘针刺。
久则咳喘。
名曰息贲。
宜大七气汤。
如桑白皮半夏杏仁各半钱。
心积起脐下。
直至心。
大如臂。
腹热咽干。
心烦甚。
则吐血。
名曰伏梁宜大七气汤。
加蒲。
半夏各半钱。
脾积在胃脘。
大如覆杯。
痞塞不通。
背痛心疼。
饥减饱见。
腹满吐泄足肿肉消。
久则四肢不收。
名曰痞气。
宜大七气汤。
下红丸子。
肾积发于小腹。
奔上至心。
上下无时。
如奔豚走。
饥见饱减。
小腹急。
腰痛口干。
目昏骨冷。
久则骨痿。
名曰奔豚。
宜大七气汤。
倍桂。
加茴香炒楝子肉。
各半钱。
若腹中似若癖瘕。
随气上下。
未有定处。
宜散聚汤。
若气作痛。
游走心腹间。
攻刺上下。
隐若雷鸣。
或已成积。
或未成聚。
以全蝎一个。
劈煎汤。
调苏合香丸。
有正当积聚处。
内热如火。
渐渐遍及四肢。
一日数发。
如此二三日又愈此不当攻其热。
又有元得热病。
热留结不散。
遂成癖。
此却当兼用去热之剂。
有病瘕腹胀。
纯用三棱莪术。
以酒煨服。
下一物如黑鱼状而愈。
或加入香附子用水煎多服取效。
又有病此者。
用姜苏汤。
吞六味丸。
六味者。
乃小七香丸。
红丸子。
小安肾丸。
连翘丸。
三棱煎。
理中丸。
六件等也。
诸饱气。
并见诸痛门腹痛证。
[卷之三·诸气门]积聚肿病不一。
遍身肿。
四肢肿。
面肿。
脚肿。
方谓之水气。
然有阳水。
有阴水。
并宜先用五皮饮。
升降汤。
或除湿汤。
加木瓜腹皮各半钱。
如未效。
继以四磨饮。
兼吞桂黄丸。
肿者。
总名曰钟也。
寒热气所钟聚也。
应阴水阳水。
及蛊胀。
服药。
外并宜赤小豆粥佐之。
遍身肿。
烦渴。
小便赤涩。
大便多闭。
此属阳水。
轻宜四磨饮。
添磨生枳壳。
兼进莱菔饮。
重则疏凿饮子。
万灵饮利之。
以通为度。
亦有虽烦渴。
而大便已利者。
此不可更利。
宜用五苓散。
加木通大腹皮半钱。
以通小便或分心气饮。
遍身肿。
不烦渴。
大便自调。
或溏泄。
小便虽少。
而不涩赤。
此属阴水。
宜实脾饮。
小便多少如常。
有赤时。
有不赤时。
至晚则微赤。
却无涩滞者。
亦属阴也。
不可遽补。
木香流气饮。
继进复元丹。
若大便不溏。
气息胀满。
宜四磨饮。
下黑锡丹。
感湿而肿者。
其身虽肿。
而自腰下至脚重。
腿胀满、尤甚于身。
气或急。
或不急。
大便或溏或不溏。
但宜通利小便。
多服五苓散。
吞木瓜丸。
间进除湿汤。
加木瓜腹皮各半钱。
炒萝卜子七分半碾碎之。
有患生疮。
用干疮药太早。
致遍身肿。
不可妄施他剂。
若大便不通。
升麻和气饮。
若大便如常。
或以自利。
当导其气。
自小便导之。
宜五皮饮。
和生料五苓散。
腹若肿。
只在下。
宜除湿汤。
和生料五苓散。
加木瓜如泽泻之类。
有元肾气根下注。
而成脚肿。
此当就元头上治。
不可妄以香港脚药施之。
盖气入肾。
则先脚肿。
而后肾疼肾气注。
则先肾疼。
而后脚肿。
五心缺而平。
唇肿脐突者。
不可治。
病后浮肿。
此系脾虚。
用二分平胃散。
一分五苓散。
和匀。
汤调。
或生料煎服。
或用生料平胃散。
加木瓜腹皮人参各半钱。
茯苓一钱。
或六君子汤。
加木香半钱。
肿甚者。
木香流气饮有浑身水肿。
以青蛙一二个。
去皮火炙食之。
肿退。
亦有单独腹胀。
用亦不效者。
治阳水浮肿。
败荷叶烧存性。
碾末。
米饮调下。
荷叶灰服之令人瘦劣。
今假病。
欲容体瘦以示人者。
一味服荷叶灰。
故可以退肿。
浮肿之处。
若热。
赤肿而坚。
其人或增寒壮热。
或为痈疽。
或遍身生疮而肿。
并见疮毒门。
四肢肿谓之肢肿。
宜五皮饮。
加姜黄木瓜各一钱。
或四磨饮。
脚肿见本门香港脚证。
面独肿。
苏子降气汤。
兼气急者尤宜。
或煎熟去滓后。
更磨沉香一呷。
有一身之间。
唯面与双脚浮肿。
早起则面甚。
晚则脚甚。
经云。
面肿为风。
脚肿为水。
乃风湿所致。
须问其大小腑门通闭。
别其阴阳二证。
前后用药惟除湿汤。
加木香腹皮白芷各半钱可通用。
或以苏子降气汤。
除湿汤。
各半帖煎之。
[卷之三·诸气门]肿蛊与鼓同。
以言其急实如鼓。
非蛊毒之蛊也。
俗谓之膨。
又谓之蜘蛛病。
所感不同。
止是腹大而急。
余处皮肉如常。
未辨何证。
宜用木香流气饮。
或五苓散。
此病多以积渐而致。
或者病后藏气未复。
邪气乘虚。
切不可妄下。
气急者。
苏子降气汤虚者。
可用谷神加禾散。
加熟附子半钱。
佐以复元丹。
若腹内热急。
大便或秘者。
宜备急丸。
或木香槟榔丸。
或用大黄、浓朴、陈皮、枳实、通大便上策。
若因食伤而腹暴胀。
见伤门。
伤食证。
中毒腹胀。
权宜用解毒丸。
或甘豆汤。
[卷之三·诸气门]蛊胀(附下血)风寒暑湿。
足常履之。
遂成香港脚。
诸邪气。
不问久近干湿。
及属何经。
并可用除湿汤加木瓜槟榔白芷各半钱。
或芎芷香苏散。
加赤芍药萆各半钱。
仍吞木瓜丸。
此药宜常服。
香港脚发动而两足痛不可忍者。
五积散。
加全蝎三五个。
入酒煎。
若鹤膝风。
则于五积散中。
加松木杉木二节。
香港脚发动。
必身痛发热。
不可妄用伤寒等药。
缘香港脚类伤寒。
若卒起脚弱或小腹不仁。
或举体转筋。
或见食呕逆。
或两颈赤肿。
盒饭作香港脚治。
干者于前二药中。
或更加萝卜子炒研碎半钱。
湿者于前二药中。
加青橘皮十数片。
切记香港脚不可令下寒。
亦不可妄用寒药。
得温则消散。
香港脚跟注一孔。
深半寸许。
每下半日。
疼异常。
此乃香港脚注成漏。
以人中白于火上。
中有水出。
滴入疮口。
香港脚发热不退者。
败毒散。
加木瓜一钱。
或用败毒散。
五积散。
各半帖和匀名交加散。
更加木瓜一钱。
若久履湿。
而得两脚或肿或疮。
五苓散下。
或和气饮。
加木瓜萝卜子各半钱。
大黄一钱。
香港脚小便不通者。
生料五苓散一帖。
除湿汤一帖。
加木瓜二钱。
重分二服。
若小大便俱不通。
五苓散复元通气散。
香港脚喘急者。
此系入腹。
宜苏子降气汤。
或沉香降气汤。
仍佐以养正丹。
或四磨饮。
香港脚迫肺。
令人喘嗽。
宜小青龙汤。
每服加入槟榔一钱。
重煎服。
香港脚畏食者。
宜生料平胃散。
加木瓜一钱。
呕逆恶心。
八味平胃散。
加木瓜一钱。
香港脚日久。
脚胫枯细。
或寒或热。
或疼或痒。
或一脚偏患软弱。
曳。
状如偏风者。
宜小续命汤加木瓜。
或独活寄生汤。
附子八味汤。
吞活络丹。
虎骨四斤丸之类。
香港脚血虚。
芎芷香苏散。
内加木瓜羌活。
赤芍药。
如芎芷之类。
脚转筋。
用龙胶散。
脚心痛者。
宜大圣散二钱。
入木瓜末半钱一作一钱。
豆淋酒调。
仍用川椒香白芷草乌。
煎汤洗。
孕妇脚肿。
枳壳散。
详见妇人门。
[卷之三·诸气门]香港脚一核偏坠。
或俱肿胀。
或一核缩入小腹。
痛不可忍。
用手按捺。
方得还旧。
是为气。
宜蟠葱散吞下茱萸内消丸。
若未愈。
荜澄茄散。
下大茴香丸。
若大小腑不通。
宜木香丸半帖。
以通润之。
却以斑蝥十个。
去足头翅。
锉碎同炒。
去蝥出火毒。
浓煎灯心汤。
调五苓散下五七十丸。
或用灯心葱。
入水酒内煎。
去灯心葱。
调五苓散。
若痛入腹。
逆上攻心。
至成呕逆。
先用盐酒下养正丹。
次用生料五积散。
加吴茱萸、茴香、桃仁、玄胡索各炒入半钱。
有因登高伤外核。
以致肿疼。
或小便出血。
或小便不通。
宜五苓散。
和复元通气散服。
有阴大如斗、诸药不能效者。
宜当归四逆汤。
加生姜茱萸。
戴复庵曾用之效。
[卷之三·诸气门]阴气手气手肿痛。
或在掌指连臂膊。
并五痹汤。
蠲痹汤。
[卷之三·诸气门]手气气因寒聚为疝。
血因寒聚为瘕。
即是疝气。
今谓之横弦竖弦。
绕脐走注。
小腹痛。
宜蟠葱散。
吞下茱萸内消丸。
或盐酒调异攻散。
不问何证。
皆可用生料五苓散。
加炒茴香半钱。
或一钱。
服药未效。
大痛攻刺不已。
阴缩手足厥冷。
宜香附子。
仍炒盐乘热用绢裹。
熨脐下。
若大小腑不甚通者。
五苓散加桂。
下青木香丸。
初发或头疼身热。
或增寒壮热。
并宜参苏饮。
加木香有逆上攻心。
下不觉痛。
而见心疼者。
宜以生韭捣取自然汁。
和五苓散为丸。
茴香汤下。
亦于心痹疼证中互言之。
有肾气才动。
心气亦发。
上下俱疼者。
宜异攻散。
吞茱内消丸。
或且专治下。
下痛定则上痛定矣。
有肾气逆上。
痰涎壅塞。
迷闷。
宜肾逆散。
吞养正丹。
凡人忽患胸背手足、颈项腰胯、痛不可忍。
连筋骨牵引吊痛。
坐卧不安、走易不定。
俗医不晓。
谓之走注。
用风药。
及针灸。
非也。
又疑风毒结聚。
欲成痈疽。
妄以药贴亦非也。
或头痛不可举。
或神意昏倦。
多睡。
或饮食无味。
痰唾稠粘。
夜间喉中如锯声。
多流涎唾。
手足重坠痹冷。
脉不通。
误认为瘫痪。
亦非也。
凡此乃是痰饮顽涎。
伏在心膈上下。
变为此疾(于后停饮伏痰中选药)
[卷之三·诸气门]小肠气鼻通于脑。
血上溢于脑。
所以从鼻而出。
凡鼻衄。
并茅花汤调止衄散。
时进折二泔。
仍令其以麻油滴入鼻。
或以萝卜汁滴入亦可。
茅花白芍药对半。
尤稳。
诸失血而发热甚者难治。
十仅可一二全者。
有头风才发。
则自衄不止。
宜芎附饮。
间进一字散。
有因虚致衄。
此为下虚上盛。
不宜过用凉剂。
宜养正丹。
及紫霞丹。
仍佐以四物汤。
芎归汤。
磨沉香服。
伤湿而衄。
肾着汤。
加川芎名除湿汤。
伤胃致衄者。
名为酒食衄。
扑致衄者。
名为折伤衄。
外喜怒忧思诸气。
皆能动血。
以此致衄者。
名五脏衄。
上膈极热而衄者。
金沸草散。
去麻黄半夏。
加茅花如荆芥数。
或用黄芩芍药汤。
加茅花一撮。
虚极者。
茯苓补心汤。
饮酒过多。
及食热物而衄。
先用茅花汤。
衄愈甚。
则理中汤加干葛川芎各半钱。
或止川芎。
不必干葛。
或于理中汤去干姜。
用干葛。
或只根据本方。
并芎不必加。
或止用干姜甘草二味。
而衄不止。
苏合香丸一丸。
或以小乌沉汤一钱。
白汤调下。
或煎浓苏汤。
独调小乌沉汤。
或添入黑神散一钱。
盐汤调下。
亦得仍蓦然以水喷其面。
使载惊则止。
小乌沉浓苏汤调。
非特而衄。
而五窍出血皆治。
不因而衄者亦治。
诸窍血。
皆可以水沃。
惊则血止。
曾病衄愈后。
血因旧路。
一月或三四衄。
又有洗面而衄。
日以为常。
此即水不通借路之意。
并宜止衄散。
茅花煎汤调下。
或四物汤。
加石菖蒲阿胶蒲黄各半钱。
煎熟。
调火石膏末一匙头许。
兼进养正丹。
前诸证、服不效。
大衄不止者。
养正丹多服。
仍佐以苏子降气汤。
使血随气下。
衄后头晕。
四物汤。
或芎归汤。
十全大补汤。
伏暑而衄者。
茅花汤调五苓散。
伏暑吐血者。
亦治。
有先因衄血。
衄止而变生诸证。
或寒热间作。
或喘急无寐。
病状不一。
渐成劳惫。
当于虚损诸证详之。
后吐血同上治法。
[卷之四·诸血门]鼻衄舌衄槐花为末掺之。
或麦门冬煎汤。
调妙香散。
[卷之四·诸血门]舌衄血从毛孔而出。
名曰肌衄。
以男胎发。
烧灰之。
[卷之四·诸血门]肌衄(即齿衄)牙宣有二证。
有风壅牙宣。
有肾虚牙宣。
风壅牙宣。
消风散擦之。
仍服。
肾虚牙宣。
以肾主丸。
间黑锡丹。
仍用姜盐炒香附。
黑色为末。
揩擦。
其妙不可言也。
[卷之四·诸血门]牙宣吐血者。
血溢入浊道。
留聚膈间。
满则吐血。
名曰内衄。
宜苏子降气汤加人参阿胶各半钱。
下养正丹。
湿溢血伤。
能令吐血。
肾着汤。
加川芎名除湿汤。
此乃湿毒郁于经络。
血溢妄行从鼻则衄衄行清道。
吐行浊道。
流入胃脘。
令人吐。
血妄行于上。
或吐。
或咯。
或嗽。
用琥珀效者。
固多有之。
宜择末药中。
入此一味。
或煎药去滓。
可调服。
一吐血咯血。
炒绿豆粉。
和小乌沉汤。
白汤点服。
吐血不止者。
菜头捣汁呷之。
咯血者每日空心进一二呷。
入侧柏一两。
沙参一两。
焙研末。
入飞面二钱。
调如稀糊啜服。
上膈壅热吐血、四物汤、加荆芥、阿胶、各半钱。
更不止。
于本方中。
加大黄滑石各半钱。
或降气汤。
吞木香槟榔丸。
从大便导之。
(此实热则可。
虚劳则不可)吐甚头晕发为寒热者。
降气汤。
加四物汤各半帖。
加阿胶一钱。
若单单发热者。
茯苓补心汤。
胃伤吐血。
宜理中汤。
加川芎干葛。
俱各半钱。
或只根据理中本方。
加川芎扁豆尤好。
不必干葛。
若渴甚。
用葛打损恶血。
渗入胃中。
以致吐血。
宜先进苏合香丸。
仍以黑神散。
和小乌沉汤。
童便调治。
夏月伏暑吐血。
茅花汤调五苓散。
有因劳力太过。
吐血不止。
苏子降气汤加人参半钱煎。
有时或吐血两口。
随即无事。
数日又发。
经年累月不愈者。
宜黑神散。
和小乌沉汤常服吐血。
人多发渴。
名为血渴。
四物汤。
十全大补汤。
量胃气虚实用之。
吐血后、血止而变生诸证者。
见衄血证。
[卷之四·诸血门]吐血咯血不嗽而咯出血也。
初得病。
且宜白扁豆散。
加入生地黄藕节各半钱。
尤佳。
及浓磨京墨调黑神散。
小乌沉汤各一钱。
或新掘生地黄。
净洗。
生姜少许。
捣汁去滓温进。
又有以生姜一片。
四面蘸百草霜含咽。
如百草霜已淡。
吐出再蘸。
如姜已无味。
则吐出易之。
嗽血亦治。
劳瘵。
吐咯血。
七珍散。
加阿胶当归各半钱。
恶甜人。
更加百药煎半钱。
仍调钟乳粉尤佳。
一味钟乳粉。
用糯米饮调。
吐血嗽血亦治。
因饱屈身。
伤肺吐血者。
白芨枇杷丸。
或白芨莲须散。
[卷之四·诸血门]咯血(附肺痈)热壅于肺能嗽血。
久嗽损肺。
亦能嗽血。
壅于肺者易治。
不过凉之而已。
损于肺者难治已久成劳也。
热嗽有血者。
宜金沸草散。
加阿胶半钱。
劳嗽有血者。
宜补肺汤。
加阿胶白芨各半钱。
嗽血而气急者。
补肺汤加阿胶杏仁桑白皮各半钱。
吞养正丹。
或灵砂丹。
或三砂丹。
间进百花膏。
嗽血肺损。
薏苡仁十两。
杵碎。
水三升煎。
取一升。
入酒少许。
分二三次服或以薏苡仁研细末。
煮猪肺。
白蘸食之。
猪心一个。
竹刀切开。
勿令相杂。
以沉香末一钱重。
半夏七个。
入在缝中。
纸裹、蘸小便内。
令湿。
煨熟取出。
去半夏。
只吃猪心。
此方嗽血吐血均治。
热嗽咽疼。
痰带血丝。
或痰中多血。
其色鲜者。
并宜金沸草散。
若服凉剂。
不愈。
其色瘀者。
此非热证。
宜杏子汤。
肺痈为病。
胸痛喘满。
咯嗽浓血。
腥臭异常。
久则唾出如粥。
或口燥咽干。
皆由肺气不通。
以致热血凝滞蓄结。
宜千金内补散。
去官桂、和补肺汤半帖。
煎服。
或金沸草散。
去麻黄、加桔梗如数。
或更加桑白皮。
枇杷叶。
仍用杏仁、去皮尖生研成膏。
入百药煎末。
丸如弹子大。
含化四和膏。
亦可。
[卷之四·诸血门]嗽血(见大小腑门本证。
)痛者为血淋。
不痛者为尿血。
血淋别见后大小腑门。
淋闭证。
尿血。
先与生料五苓散。
和四物汤。
若服药不效。
其人素病于色者。
此属虚证。
宜五苓散和胶艾汤。
吞鹿茸丸。
或附子八味丸。
或辰砂妙香散。
加五苓散。
吞二项丸子。
若小便自清。
后有数点血者。
五苓散加赤芍药一钱。
亦有如砂石。
色红。
却无石淋之痛亦属虚证。
宜五苓散和胶艾汤。
或五苓散和辰砂妙香散。
吞鹿茸丸。
八味丸。
玉茎肿痛。
其证不一。
有通身水气。
茎俱肿者。
此当求之诸气门、水肿气证。
以治水之法。
肾风痒。
抓搔过伤以致肿疼此当求之疮毒门风证。
风愈则肿自消。
有妒精蚀疮。
用干疮之药太紧。
毒瓦斯未散。
蕴结成肿。
有服金石秘涩之剂。
精气壅遏。
不能宣扬。
或试紧炉之方。
取一时之快。
不知热毒反着自身。
俱能为肿。
有血气凝滞阴间窍道闭塞。
致使茎肿。
近俗戏名吹大。
或缘忍溺而得。
下三证。
并宜灯心汤。
调五苓散。
服饵以涤其内。
荆芥甘草木通。
煎汤淋洗。
以宣其外。
淋痛。
五淋者。
血石气膏劳是也。
血淋。
溺中有血。
石淋。
溺中有砂石之状。
其溺于盆也有声。
此即是精气结成砂石以溺俱出气淋。
气郁所致。
小腹有若膀胱气之状。
膏淋。
溺与精混或沉在漩。
下如糊状。
或浮在漩。
上如脂膏状。
劳淋病在多色。
下元虚惫。
清浊不分。
肾气不行。
郁结而为淋。
或劳心过度。
火不得其养。
小肠为心之腑。
脏病而腑与俱病。
或心肾不交。
肾之不温。
津道闭塞。
或出汗大过。
或失血太多。
津道欲枯竭。
皆成劳淋五者得名。
而不及热与冷。
何哉。
盖五者。
皆有冷有热。
血有热血。
有瘀血。
气有热气。
有冷气。
劳有虚冷。
有虚热。
若与汤药过差。
精不由其道妄行。
不禁与溺俱出。
此乃热剂之伤。
未可概以为冷也。
治淋之法。
除的然虚冷之外。
其余诸证。
若用本题药不效。
便宜施以调气之剂。
盖津道之逆顺皆一气之通塞为之也。
如木香流气饮。
却为的当。
其中自有木通麦门冬腹皮辈。
比如不效但宜投以益血之方盖小便者。
血之余也。
血苟充满。
则滋腴下润。
自然流通。
如火府丹自却为的当。
其中有地黄辈。
然此非特言血淋气淋。
一应淋。
皆可用。
独不可用之虚冷耳。
淋病。
小便之色。
多是见赤。
未可便以赤为热。
气道蕴结。
故如此尔。
便血不止者。
用松杨柿一个。
烧存性。
研末。
米饮调下即愈。
[卷之四·诸血门]小便血(见疮毒扑证)
[卷之四·诸血门]破伤血(见大小腑门本证)
[卷之四·诸血门]大便血(见疮门本证)
[卷之四·诸血门]疮毒血诸头痛。
有因气。
因痰。
因虚。
及外感四气。
或酒食所伤。
或作劳失力以致头痛。
不问何证。
疑似之际。
并可与如圣饼子。
乌芎汤。
外有臭毒头痛。
一味吃炒香附愈。
荆公解痛字义云。
宜通而塞则为痛。
有偏正夹脑风。
服川乌附不愈。
用莲子草乌而愈者。
此乃毒攻毒之意。
不可不知。
有上焦热。
头痛宜败毒散。
去柴胡加甘菊花如其数。
有头风晕眩。
不可谓其无痛。
而不以为风。
切宜详审。
未宜遽作虚治。
若投补剂愈甚。
别又无疾所失血等患。
又非诸般病后。
卒然得此。
是风晕分晓。
宜小续命汤。
加全蝎三四个。
有头风发动。
顶后两向。
筋紧。
吊起作痛者。
看其人挟寒挟虚。
宜大三五七散。
头风用热药者多。
间有挟热而不胜热剂者。
宜消风散。
通关散。
茶调散。
清上之类。
偏正头风作痛。
痛连于脑。
常如牵引之状。
发则目不可开。
眩晕不能抬举。
宜芎辛汤。
每服加全蝎五个。
间进太阳丹。
及如圣饼子或用大茶调散。
八生散、追风散、大三五七散。
觉上膈有热。
大茶调散。
并一字散。
痰作头痛。
其人呕吐。
痰多者。
宜芎星汤。
或芎辛汤去茶牙。
导痰汤。
加芎半钱。
八生散。
亦可用。
有病此。
发作无时。
俗名痰饮头风。
气不顺停痰上攻头痛。
顺气为上。
二陈汤。
导痰汤。
并有加料法。
头痛挟热。
项生磊块作痛。
宜都梁丸。
有烂头风。
痒而痛者。
于服头风药外。
用乌醋磨铁锈涂。
生姜汁。
亦可揩擦。
怒气伤肝。
及肺气不顺。
上冲于脑。
令人头痛。
宜沉香降气汤。
并苏子降气汤。
下养正丹。
或用芎附饮。
因虚头痛。
此为肾厥头痛。
宜用正元散。
或大三五七散。
入盐煎服。
或于正元散。
入炒椒十五粒。
下来复丹间进黑锡丹。
有服诸药不效。
其痛愈甚。
宜茸朱丹。
所以用茸者。
已于虚损门、眩晕证详论之。
感风寒暑湿四气。
及伤食头痛。
见诸伤门。
中酒头痛。
见诸伤门酒食证。
作劳失力头痛。
见本门。
身体痛证。
颈痛、因头痛牵引致痛者。
当于头痛诸证中求药。
若别无处。
独在颈者。
非是风邪。
即是气挫。
亦有落枕而成痛者。
并宜和气饮。
食后服。
[卷之五·诸痛门]头痛(附眉梁痛)痛有二证。
眼属肝。
有肝虚而痛。
才见光明。
则眶骨痛甚。
宜生熟地黄丸。
又有肝经停饮一证。
发则眉棱骨痛。
眼不可开。
昼静夜剧。
宜导痰饮。
或芎辛汤。
去茶牙。
或二陈汤。
吞青州白丸子。
并于痰饮选药。
[卷之五·诸痛门]眼眶骨痛牙痛。
有风毒。
热壅。
龋蛀。
肾虚。
未辨何证。
俱用消风散揩抹。
诸证俱宜香附炒黑三分。
炒盐一分。
研均揩用如常。
风毒牙疼。
用皂角寸节。
实之以盐。
火煨熟。
汤泡通口。
嗽吐下涎沫。
风毒及热壅上攻牙龈痛。
或齿缝有红肉弩出。
宜消风散。
食后临卧入茶点。
仍入荆芥、防风、白芷、蜂房之属煎冷频频漱口。
有牙虫已出。
其孔穴空虚而痛者。
此乃不可不知。
宜用乳香少许。
火炙令软。
以实之。
若热壅甚。
牙肿连颊。
疼不可忍。
宜金沸草散。
去麻黄。
加薄荷如其数。
肾虚牙浮而痛甚。
则增寒壮热。
全具如欲脱之状。
宜安肾丸。
间进黑锡丹。
蛀痛。
用巴豆一粒烂研。
搓乳香细末丸之。
塞蛀孔中。
[卷之五·诸痛门]牙痛(附上壅)伤寒咽喉痛。
有阴阳二证。
已于诸伤门、伤寒证详言之。
今止言诸杂病咽痛。
宜甘桔汤、热毒上攻。
或有疮或无疮。
服甘桔汤。
不效者。
宜于甘桔汤、加荆芥一钱半重。
名如圣汤。
或如圣汤中。
更加连翘一分。
防风半分。
或甘露饮。
仍用碧云散。
旋旋煎点。
间用盐水吞养正丹。
兼以薄荷煎。
鸡苏丸含化。
有咽疼。
服冷剂反甚者。
宜用姜汁。
详见嗽门热嗽证矣。
有内热。
热形于上焦。
以致咽疼。
宜用黄柏皮。
黄连。
大黄研末。
水调。
涂在心与患处此出于叶氏方书。
热壅咽痛。
或嗽中带血者。
宜金沸草散。
佐以辰砂化痰丸。
咽喉痛。
用诸冷药不效者。
宜枳南汤。
喉痹作痛。
肿满不能言。
咽中生物。
名喉风。
宜甘桔汤。
若热壅上焦。
咽喉疼痛。
而吞咽干物。
不若常时之润。
睡觉。
口舌全无津液者。
如圣汤。
加人参半钱。
玄参七分。
或佐以碧云散。
鸡苏丸。
有上证兼心头烦躁。
辰砂五苓散。
凡上壅并宜缩砂壳。
烧灰存性。
研末。
水调服之。
[卷之五·诸痛门]咽喉痛多因积冷与痰气而成宜五膈宽中散。
或四七汤。
加木香桂各半钱。
或挝脾汤。
加丁香。
膈痛而气上急者。
宜苏子降气。
去前胡加木香如数。
痰涎壅盛而痛者。
宜小半夏茯苓汤。
加枳实一钱。
间进半硫丸。
心瘥。
有痰饮所致。
俗名饮瘥。
有胃口热。
食易消。
故瘥素问谓之食瘥。
亦类消中之状俗名肚瘥。
痰气宜小半夏茯苓汤。
加枳实一钱。
胃中热。
宜二陈汤加黄连一钱。
或五苓散。
加桂与辰砂。
膈痛与心痛不同。
心痛则在歧骨陷处。
本非心痛。
乃心支别络痛耳。
膈痛。
则痛横满胸间。
比之心痛为轻。
痛之得名。
俗为之称耳。
诸方称为嘈杂。
烦躁。
忪悸痰饮证也。
五苓散、利心小肠之热。
恐非其对。
不若用四物汤。
十全大补汤。
去桂生血而益阴。
此亦非水制火之义亦有病瘥。
呷姜汤数口。
或进干姜剂而愈。
此膈上停寒。
中有服饮。
见半热则消。
[卷之五·诸痛门]膈痛(附心瘥)臂为风寒湿所搏。
或饮液流入。
或因提挈重物。
皆致臂痛。
有肿者。
有不肿者。
除饮证外。
其余诸痛。
并宜五积散及乌药顺气散。
或蠲痹汤。
外有血虚一证。
血不荣于筋。
或致臂痛。
宜蠲痹汤。
四物汤。
各半帖。
和匀煎服。
乳妇如臂枕儿。
伤于风寒。
多有臂痛。
亦宜于此选用。
若坐卧为风湿所搏。
或睡后手在被外为寒邪所袭。
遂令臂痛。
宜五积散。
及蠲痹汤。
乌药顺气散。
审知是湿。
蠲痹汤。
每服加苍术三匙。
防己四分。
或用五痹汤曾因挈重伤筋。
以致臂痛。
宜琥珀散。
劫劳散。
或和气饮。
每服加白姜黄半钱。
以姜黄能入臂故也。
[卷之五·诸痛门]臂痛(见诸嗽门停饮伏痰证)
[卷之五·诸痛门]饮流入臂肩背痛。
未辨何证。
俱宜和气饮。
每服加乌药半钱。
当肩背一片冷痛。
背膂疼痛。
古方用神保丸愈者。
此有积气故也。
其人素有痰饮。
流注肩背作痛。
宜星香散。
或导痰汤下。
五套丸。
更于呕吐门。
停饮证选药。
有肾气不循故道。
气逆。
挟背而上。
致肩背作痛。
宜和气饮。
每服加炒茴香半钱炒水椒十粒。
有本体虚。
及病后心膈间痛。
或牵引乳胁。
或走注肩背。
此乃元气上逆。
当引使归元。
不可复下疏刷之剂。
愈刷愈痛。
发汗太多。
人患此者众。
惟宜温补。
拘于气无补法之说。
误矣。
经云、汗者心之液。
又曰、阳受气于胸中。
汗过多则心液耗。
阳气不足。
故致疼也。
[卷之五·诸痛门]肩背痛有近方得病者。
有病得之已久。
时发动者。
不问诸证。
并宜异攻散。
香灵汤。
仍佐以挝脾汤。
若积冷而痛者。
宜手粘散。
酒调下。
于内加官桂等分。
仍以挝脾汤。
铁刷汤佐之。
或用苏合香丸。
姜汁和酒调开热服。
前后心痛。
亦可用。
若服温药不效者。
痛愈甚。
宜微利其大便。
量虚实。
先进神保丸。
以利为度。
继进加味七气汤。
若因饮食冷物而痛者。
宜调气散。
和挝脾汤。
若因蛔作痛。
蛔攻啮心痛。
有休止。
其人吐蛔。
或与之汤饮药饵。
转入转吐。
盖缘物入则蛔动。
蛔动则令人恶心而吐。
用川椒十数粒。
煎汤下乌梅丸。
有肾气逆上攻心。
以致心痛。
用生韭研汁。
和五苓散为丸。
空肚茴香汤下。
[卷之五·诸痛门]心脾痛诸胁痛。
各有所感。
若止是冷气作楚。
与扑闪挫。
宜和气饮。
及乌药顺气散。
或浓煎葱白汤。
下枳壳散。
左右胁。
有气块而痛者。
此是积聚。
见诸气门积聚证。
停饮胁痛。
本事方而丸。
最佳。
曾有人胁痛连膈。
进诸气药。
并自大便导者。
其痛殊甚。
后用辛热补剂。
下黑锡丹方愈此乃虚冷作痛。
愈疏而愈虚耳。
胁痛病在肝胆。
伤寒。
胁痛属少阳经。
合用小柴胡汤。
痛甚而不大便者。
于内加枳壳。
若寻常胁痛。
不系正伤寒。
时身体带微热者。
本事方中。
枳壳煮散用枳壳桔梗细辛芎防风各四分。
干葛钱半。
甘草一钱。
若只是胁痛。
别无杂证。
其痛在左为肝经受邪。
宜用川芎枳壳甘草。
其痛在右。
为肝经移病于肺。
宜用片姜黄枳壳桂心甘草。
此二方出严氏济生续集。
加减在人。
又有肝胆经。
停痰伏饮。
或一边胁痛。
宜用严氏导痰汤痰结成癖。
间进半硫丸。
盖枳壳乃治胁痛的剂。
所以诸方中皆不可少。
曾见潘子先说有人胁痛。
下青龙汤。
痛止。
兼嗽得可。
此其痛必在右胁故也。
灼然知是寒气作痛。
枳实理中汤为宜。
戴复庵云。
腹内诸般冷痛。
一个枳实理中汤加减。
作无限用。
[卷之五·诸痛门]胁痛腰者。
肾之所附。
皆属肾有寒有湿有风有虚。
皆能作痛有闪挫劳役而痛者。
宜生料五积散。
加炒桃仁五枚。
腰痛如锯刀所刺。
大便黑。
小便赤黄。
或黑。
由血滞腰间。
名沥血腰痛。
桃仁酒。
调黑神散。
若寒腰痛。
见热则减。
见寒则增。
宜五积散。
每服加吴茱萸半钱。
若湿腰痛。
如坐水中。
盖肾属水。
久坐水湿处。
或为雨露所着。
湿流入肾经。
以致腰痛宜渗湿汤。
不效。
宜肾着汤。
若风伤而腰疼者或左或右。
痛无常处。
牵引两足。
宜五积散。
每服加防风半钱。
或加全蝎三个尤好。
小续命汤。
独活寄生汤。
皆可选用。
仍吞三仙丹。
杜仲姜汁炒研末。
每一钱温酒调。
空心服。
名杜仲酒治肾虚腰疼兼治风冷为患。
妇人血过多。
及素患血虚致腰痛者。
当益其血。
见妇人门。
若肾虚腰痛。
转侧不能。
嗜卧疲弱者。
大建中汤。
加川椒十粒。
吞下腰肾丸。
及生料鹿茸丸之类。
仍以茴香炒研末。
破开诸腰子。
作薄片。
不令断。
层层掺药末。
水纸裹。
煨熟。
细嚼酒咽。
若因闪肭。
或扑伤损而痛。
宜黑神散。
和复元通气散。
酒调下。
不效。
则恐有恶血停滞。
宜先用酒调下苏合香丸。
仍以五积散。
每服。
加大黄半钱。
苏木半钱。
当归倍元数。
若因劳役负重而痛。
宜用和气饮。
或普贤正气散。
[卷之五·诸痛门]腰痛腹痛之痛。
所感不一。
或因寒热。
或因暑湿。
或因饮食饥饱。
不问何证。
皆可用藿香正气散。
加木香半钱。
或正气散。
调化苏合香丸。
若腹痛欲得热手按。
及喜热食者。
此是积冷作痛。
当用理中汤。
或治中汤。
小建中汤等药。
若冷痛。
用温药不效。
痛愈甚。
大便不甚通。
当微利之。
用藿香正气散。
每服加官桂木香枳壳各半钱。
吞下来复丹。
或用苏感丸。
不利。
则量虚实用神保丸。
有全不喜食。
其人本体素怯弱。
而又加以腹冷疼者。
养胃汤。
以白术苍术。
仍加桂茱萸各半钱。
木香三分。
应腹冷痛。
或心脾疼者。
生姜均治之。
[卷之五·诸痛门]腹痛古人云。
脏腑皆有咳嗽。
夫嗽属肺。
何为脏腑亦皆有之、盖咳嗽为病。
有自外而入者。
有自内而发者。
风寒暑湿外也。
七情饥饱。
内也。
风寒暑湿。
先自皮毛而入皮毛者。
肺之合。
故虽外邪。
欲传脏腑。
亦必先从其合而为嗽。
此自外而入者也。
七情饥饱。
内有所伤。
则邪气上逆。
肺为气出入之道故五脏之邪。
上蒸于肺。
而为嗽。
此自内而发者也。
然风寒暑湿。
有不为嗽者。
盖所感者重。
径伤脏腑。
不留于皮毛。
七情亦有不为嗽者。
盖病尚浅。
止在本脏。
未即上攻。
所以伤寒以有嗽为轻。
而七情饥饱之嗽。
久而复见。
凡诸嗽。
未审内外所感。
并宜二陈汤。
加杏仁五味人参各半钱。
重饮水一二口而暂止者。
热嗽也。
呷热汤而暂停者。
冷嗽也。
治热嗽以小柴胡汤。
加五味。
冷嗽理中汤。
加五味。
皆已试之验。
此出医余。
诸嗽皆可佐以应梦观音散。
而加喘者。
以此于食前。
吞下养正丹。
壅嗽声重痰稠。
或咳有血。
以薄荷生胡麻各一撮。
细嚼。
煎苏子降气汤送下。
感风而嗽者。
恶风有汗。
或身体发热。
或鼻流清涕。
桂枝汤。
加人参杏仁五味各半钱。
应嗽多汗。
体虚而又不胜热药者。
橘苏散。
感寒而嗽者。
恶风无汗。
或身体发热。
或鼻流清涕。
宜杏子汤。
若风寒俱感而嗽者。
或恶风无汗。
或恶风有汗。
头痛身疼。
塞鼻熏眼。
涕疾稠粘者。
小青龙汤。
以上三药。
伤寒太阳经有嗽者。
皆可用。
感暑而嗽者。
自汗烦渴。
或带寒。
面垢。
六和汤。
加五味子一钱。
感湿而嗽者。
身体痛重。
或汗或小便不利。
此多乘热入水。
或冒雨露。
或浴后不解湿衣致此。
宜白术汤。
热嗽咽喉干痛。
鼻出热气。
其痰嗽而难出。
色黄且浓。
或带血缕。
或带血腥臭。
或坚如蛎肉。
不若风寒之嗽。
痰清而白。
宜金沸草散。
仍以辰砂化痰丸。
或薄荷煎。
八风丹。
含化。
热嗽于金沸草散中。
加五味杏仁茯苓足成十品。
入枣子一个同煎。
功效尤胜。
名旋复汤。
有热嗽诸药不效。
竹叶石膏汤。
去竹叶入粳米。
少加知母。
多加五味、杏仁。
此必审是伏热。
在上焦心肺间。
可用。
有热嗽失声。
咽痛。
多进冷剂而声愈不出者。
宜以生姜汁。
调消风散。
少少进之。
或只一味姜汁亦得。
冷热嗽后。
失声者尤宜。
嗽而失声者。
非独热嗽有之。
宜审其证用药。
佐以橄榄丸含化。
仍浓煎独味枇杷叶散。
热服。
冷热嗽。
因增减衣裳。
寒热俱感。
遇乍寒亦嗽。
乍热亦嗽。
饮热亦嗽。
饮冷亦嗽。
宜金沸草散。
消风散。
各一帖和煎。
或应梦人参散。
或款冬花散。
二母散。
仍以辰砂化痰丸。
八风丹。
或四和丸。
含化。
七情饥饱嗽。
无非伤动脏腑正气。
致邪上逆。
结成痰涎。
肺道不理。
宜顺为先。
四七汤半帖。
加桑白皮杏仁五味子人参阿胶各半钱。
有嗽血痰。
与食俱出者。
此盖饮食失节。
致肝气不利。
而肺又有客邪。
肝浊道。
肺清道清浊相干。
宜二陈汤。
加木香、杏仁、细辛、枳壳各半钱。
有饮冷热酒。
或饮冷水。
伤肺致嗽。
俗谓之凑肺。
宜紫菀饮。
劳嗽。
有久嗽成劳者。
有因病劳久嗽者。
其证寒热往来。
或浊热无寒。
咽干嗌痛。
精神疲极。
所嗽之痰。
或浓。
或时有血腥臭异常。
语声不出者。
补肺汤半帖。
加杏仁、贝母、款冬花、阿胶、百合各半钱。
煎去渣。
调钟乳粉。
咽痛者。
更加桔梗半钱。
热甚者。
更加秦艽半钱。
呕者。
去地黄。
加半夏如其数。
气急者。
加灵砂丹。
或三炒丹。
经年累月久嗽不已。
服药不瘥。
余无他证。
却与劳嗽不同。
宜三拗汤。
仍佐以青金丹。
脾胃如常。
饮食不妨者。
加味人参清肺汤。
参粟汤。
有暴嗽。
服药不效者。
或教之进生料鹿茸丸。
大菟丝子丸方愈。
此乃肾虚所致。
有本有标。
却不可以暴嗽为疑。
遽补之非。
然所以易愈者。
亦觉之早故也。
嗽而有血。
见诸血门。
嗽血证。
时行嗽。
发热恶寒。
头痛鼻塞。
气急。
状如伤冷热。
连咳不已。
初得病。
即伏枕一两日即轻记壬午秋。
满城有此病。
继时甲午年夏秋之交。
此病又自南而北。
得免者少。
并呼为虾蟆瘟。
用参苏饮。
加细辛半钱。
[卷之六·诸嗽门]嗽证喘气之病。
哮吼如水鸡之声。
牵引胸背。
气不得息。
坐卧不安此谓嗽而气喘。
或宿有此根。
如遇寒暄则发。
一时暴感。
并于前嗽药中。
加桑白皮。
则续加仍吞养正丹。
间进青金丹。
风寒喘嗽。
宜九宝汤。
若干喘不嗽。
不分久远近发。
宜苏子降气汤。
或神秘汤。
吞养正丹。
重则四磨饮。
或六磨饮。
吞灵砂丹。
或应梦观音散。
吞养正丹。
尤宜。
喘而服药不效者。
利导之。
宜神保丸。
大便已溏者。
不可用。
不嗽而气自急。
有二证。
须用分别。
有外邪迫肺。
而气急者。
病初得。
气不急。
必兼外证。
此谓之喘。
若用耗气除邪之药。
则元气愈脱。
而气愈上奔矣。
宜于虚损门气急痰证求之。
气急。
而膈间更有刺痛处。
宜分气饮。
治嗽与喘。
用五味为多。
但五味有南有北。
生津止渴。
润肺益肾。
治劳嗽者。
宜用北五味若风邪在肺。
宜用南五味。
不若二者兼用。
[卷之六·诸嗽门]哮喘(附恶心)呕与吐之辨。
已于伤寒论之。
然证亦不一。
有寒呕。
有热呕。
气呕。
痰呕、吐食呕、吐血、吐蛔、恶心、干呕。
除热呕吐血外。
近世呕吐二字。
皆通用。
然却无甚利害。
理亦自不妨。
并小半夏茯苓汤。
或二陈汤。
或理中汤。
多加生姜煎。
生姜呕中之圣药。
大痛色如青菜叶者死。
寒呕。
中脘停寒。
饮食喜辛热。
物入口。
即吐出。
宜二陈汤。
加丁香十粒。
或理中汤加枳实半钱。
不效。
则温中汤。
甚则附子理中汤。
或丁附汤。
并须冷服。
盖冷遇冷则相入。
庶不吐出。
有痰饮。
粥药到口即吐。
人皆谓其翻胃。
非也。
此乃痰气结在咽膈之间。
宜先以姜苏汤下灵砂丹。
俟药可进。
则以顺气之药继之。
外有吐泻及痢疾。
或腹冷痛。
进热剂太骤。
以致呕逆。
宜二陈汤。
加砂仁白豆蔻各半钱甚则入沉香少许。
寒、热、气、食、痰、血六呕。
外有漏气走哺。
漏气者。
上焦热。
食必先吐而后下。
汗出身。
胃热走哺者。
下焦热。
气逆不续。
大小便不通。
呕吐不禁。
热呕。
见诸伤门。
伤寒呕吐证。
凡进热药愈增者。
当于寒呕中求。
热呕宜二陈汤。
加黄连一钱气呕胸满膈胀。
关格不通。
不食常饱。
食则常气逆而吐。
此因盛怒。
中饮食而然。
宜二陈汤。
加枳实木香各半钱。
或吴茱萸汤。
不效。
则丁沉透膈汤。
及五膈宽中汤。
食呕。
多因七情而得。
有外感邪气。
并饮食不节而生。
大概治以理中为先。
二陈汤。
加枳实一钱。
或加南星七分。
沉香木香各四分。
亦好。
或只服枳南汤或导痰汤。
又有中脘伏痰。
遇冷即发。
俗谓之冷痫。
或服新法半夏汤。
或抓脾汤。
外有热痰而呕者。
宜小半夏茯苓汤。
加竹茹如钱大。
若呕痰而或致厥者。
乃寒痰逆闷。
谓之痰厥。
宜姜附汤。
以生附代熟附。
吐蛔。
乃胃寒所生。
经云蛔者长虫也。
胃中冷则吐蛔。
成蛔厥。
宜理中汤。
加炒川椒五粒。
槟榔半钱。
吞乌梅丸。
恶心干呕。
欲吐不吐。
心下映漾。
人如畏舡。
宜大半夏汤。
或小半夏茯苓汤。
或理中汤。
治中汤。
皆可用。
呕吐。
诸药不效当借镇重之药。
以坠其逆气。
宜姜苏汤下灵砂丹。
须百粒作一服。
俟药得效。
却以养正丹。
半硫丸导之。
呕吐。
津液既去。
其口必渴。
不可因渴而遽以为热。
又有呕吐。
诸药不效。
又别无前项痰气等证。
乃蛔在胸膈作呕。
见药则动。
动则不纳药药出而蛔不出。
虽非吐蛔之比。
亦宜用吐蛔药。
或于治呕药中。
入炒川椒十粒。
蛔见椒。
则头伏故也。
曾有患人用附子理中汤四逆汤。
加丁香。
到口即吐。
后去干姜。
只参附。
加丁木二香煎更磨入沉香。
药立吐定。
盖虚痰气凝结。
丁附既温。
佐以沉木香则通。
干姜白术则泥耳。
[卷之六·诸嗽门]呕吐(见血门)
[卷之六·诸嗽门]吐血饮凡有六。
悬溢交痰留伏。
痰饮。
特六饮之一耳。
人病此而止曰痰饮者。
盖停既久。
未有不为痰。
多因气道闭塞。
津液不通。
譬如沟渠壅遏。
积淹停滞。
则倒流逆上。
瘀浊臭秽。
无所不有。
若不疏决沟渠。
而欲澄治已壅之水。
而使之清。
无是理也。
凡为喘、为咳、为呕、为泄、为眩、为晕、心嘈、怔忡、惊悸、为寒热、痛肿、为痞膈、为壅闭。
或胸胁间辘辘有声。
或背心一片常如水冷。
皆饮食所致。
此即如水之壅。
有瘀浊臭秽故善治痰者。
不治痰而治气。
气顺则一身之津液。
亦随气而顺矣。
并宜苏子降气汤。
导痰汤各半帖。
和煎。
或小半夏茯苓汤。
加枳实木香各半钱。
吞五套丸。
或以五套丸料。
根据分两作饮子煎服。
尤好。
平居皆无他事。
只有痰数口。
或清或坚。
宜二陈汤小半夏茯苓汤。
痰多间进青州白丸子。
和来复丹服。
来白丸如和以八神来复丹。
即名青神丸。
此非特治痰饮。
尤甚疗喘、嗽、呕、吐逆、翻胃。
若服药未效者。
二生汤。
加木香半钱。
若顽涎随气逆上不为药解。
当自下部利之宜五膈宽中散。
加半夏半钱。
吞破饮丸。
仍佐以半硫丸。
恐大便复秘。
饮利不尽。
半硫丸当常服。
若大便先不因药自利。
及老人虚人。
当利其小便。
宜小半夏茯苓汤。
改用赤苓而倍之。
或导痰汤。
加猪苓半钱。
痰饮晕眩。
及成饮厥者。
宜别加木香二生汤吞青州白丸子和灵砂丹名青令丹或吞养正丹半硫丸痰饮流入四肢。
令人肩背酸疼。
两手软痹。
医误以为风。
则非其治。
宜导痰汤。
加木香姜黄各半钱。
病痰饮而变生诸证。
不当为诸证牵掣。
妄言作名。
且以治饮为先。
饮消则诸证自愈。
有卒然昏闷。
口眼斜。
似中而实非中。
四肢战曳。
身如浮云。
似虚而实非虚。
皆痰饮所为也。
又有肾虚寒。
不能摄水。
致邪水溢上。
故作痰饮。
宜八味丸。
[卷之六·诸嗽门]停饮伏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