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新京报我们视频从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与国外同行合作,在我国贵州瓮安生物群找到了距今6.1亿年的笼脊球化石,这为揭开动物起源之谜提供重要线索。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把动物比喻成一只鸡,笼脊球化石就相当于记录了“蛋生鸡”的过程。
新闻中提到在贵州瓮安找到了这个小小的化石,其实贵州本就是古生物化石的聚集地,在黔东南的石桥古寨就有寒武纪古生物化石群(游客不能随意采取,会犯法),喜欢古生物研究的朋友可以来贵州古生物化石博物馆、贵州龙博物馆。
贵州龙博物馆
坐落在黔西南州兴义市东北郊顶效镇东南角的绿荫村里,始建于年。贵州龙的第一块化石于年国家地质陈列馆副研究员胡承志首次发现,后经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杨钟健教授认定并命名为“胡氏贵州龙”
贵州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贵州古生物化石博物馆集中展出了各种贵州中寒武纪和三叠纪生物群的化石标本。其中展示的贵州龙化石,产于距今2.4亿年前,被光明日报誉称为“20世纪世界罕见的重大科学发现,今后世界上各地不论何处发现的同一种属种,均称为贵州龙。”贵州龙因此扬名海内外,已成为贵州板块文化中的最闪亮点。展示的海百合化石被称为“永不凋谢的奇花”,形态优美,酷似盛开的百合,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经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目前发现比较完整的最大海百合化石和三叠纪古生物化石种类最多的展厅。
贵州地质博物馆
是中国的省级地质博物馆。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其前身为年建立的贵州省地质局陈列室。
该馆收藏有各种地质标本余件。其中有独具特色、驰名中外的辰砂晶体、晶簇和块重达数百千克的汞矿石,晶体大而完整的萤石、冰洲石、方解石、重晶石、晶簇状水晶,中国首次发现的超微细粒金矿石及以它为原料提炼出来的黄金,泥盆系的包阳鱼、石炭系的大型贵州珊瑚、中生代的胡氏贵州恐龙化石等。
该馆现设有矿产资源、古生物等陈列室及科学普及橱窗,并及时举办了有关专题展览。矿产资源室主要陈列有能源矿产、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稀土金属、特种非金属、化工原料、冶金辅助原料、建材等8类,计有40多个矿种、多件标本及产品,其中以汞砂矿、磷矿、铝土矿、锰矿、锑矿、煤矿、超微细粒型金矿等最有特色。古生物室主要陈列有三叶虫、笔石、珊瑚、腕足类、头足类、脊椎动物、植物,以及微体古生物等10多个门类的化石标本。其中以晚古生代的珊瑚、腕足类化石发育最为良好。
以往在贵州著名的瓮安生物群中曾经报道过最古老的化石动物群,包括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等早期动物类群,但大多是以动物卵和胚胎的形式保存的,只能借助显微镜才能研究它们的形态特征。而新发现的动物实体化石,可使早期动物的研究、探讨放大到厘米的尺度,让人们可以直接目睹伊迪卡拉纪早期动物的风采。
对古生物化石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贵州旅游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