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材料是一件艺术品得以存在的基本条件。漆画的物质构成指的是漆画形成过程中,在视觉可触范围内所涉及到的各种材料。围绕汉代漆器绘画艺术的基础材料及其精制、胎体选择与类型及主要装饰材料展开论述,以期对汉代漆画艺术的物质构成做出合理阐释。
汉代漆器绘画的基础材料及其精制
漆画制作所需要的物质材料很多,但最重要的可以归结为“漆”与“颜料”。“漆”是漆画的物质媒介,无“漆”不成漆画。其次,画要有画材,即颜料。另外,在汉代的漆画中,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另一种调色媒介,即“油”,其也成为了汉代漆画绘制的一个显著特色。
漆树是我国最古老的经济树种之一,经万年的树种演变绵延至今,可以说是植物物种的活化石。在先秦之前中国己经广泛种植漆树,《诗经》中就有描写周人以漆髹琴瑟,使其更加坚固与美观的诗句。秦汉时期,中国漆树种植遍及华中、华北、西北、西南。
“漆”是漆树皮层分泌的汁液,也称为生漆。生漆是唯一一种在生物酶的催化作用下,自我完成转化过程,从而形成干燥膜的天然树脂。漆液流出接触空气后,自行凝结形成一层黑亮而又具有色泽的漆膜,此漆膜有极强的抗热、耐酸、防水等特性。
漆液在古代用途广泛的原因,首先在于漆液具有流动性与色泽,既可以书写又可以绘画;其次,漆液具有粘性,可以粘结、加固物品,是理想的粘着剂;再次,漆液具有耐腐蚀的功用;最后,漆液涂抹在物体表面,干后光滑,具有视觉以及触觉的舒适感,因涂抹的厚度不同还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漆液就是因这些优越的特性,孕育了漆器与漆画的产生。
漆器大部分为木器,却拥有抗腐蚀、易保存、坚固耐用的特性,这实则要归功于漆的特性。漆画绘制于平整光滑富有光泽的漆器表面,光滑的表面可以使人们运笔自如地进行绘画及装饰,漆画完成之后色彩亮丽,而且不易脱落。
人类种植漆树并将漆液采回对其加以利用,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采漆最早见于庄周所撰写的《庄子·人世间》,说明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能熟练地进行采漆活动了。要利用漆,首先要采漆,割出的漆为生漆,接下的漆装入木桶,密封保存。
生漆的特点是质地比较坚硬,化学成分稳定,对人身体损害小。但生漆采割后不能立即应用于漆器的制作中,因为生漆有很多自然缺陷,所以在使用前需要进行调制,称为治漆,也叫漆的精制。治漆是漆液中漆酚物质的一个转化过程,是利用一定的生物化学反应,促使生漆脱水,提高生漆的固体量与透明度,从而提高漆液的活性,炼制过的漆为熟漆或推光漆,半熟的叫提庄漆。
生漆在采割后首先要过滤,这一过滤过程是除去漆中所含的各种粗糙杂质。传统的方法是先用粗麻布、再用细布,最后用布内的细棉过滤。“过滤后,要对漆进行脱水。脱水的过程为低温搅拌,是将过滤后的生漆置入搅盘中,掺入一定量的水,低温不停搅拌,使生漆中的漆酚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化学反应。通过不断的搅拌,使漆酚在漆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成漆酚醌,进而聚合形成漆酚二聚体、三聚体,乃至多聚体”。
低温搅拌脱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要不停地搅拌8-12小时,最多要6-7天。要使漆液达到最好的效果,搅拌后的生漆含水量要控制在8%-12%之内,最好不要超过16%,在这个范围内,漆液的光泽效果为最佳。
低温搅拌后进行晒制,可以提高漆酚的氧化聚合速度。晒制的时候要慢慢加温,在恒温的状态下连续搅拌10-24个小时,漆液的温度要控制在30-40℃之间,使最终的漆液含水量为2%-5%,漆液呈清晰透明为止。最后再经过一次精细的过滤,就可以将漆静置了,一般装桶封闭10-20天,使其更具有光泽度。漆髹涂在漆器上一般显示为深褐色,呈现出黑色则需要在漆里填入其他物质。“在汉代,黑漆是将大漆掺入黑炭粉变成的二等漆,相当于今天的‘改性大漆’”。
桐油与生漆的配比是中国漆器工艺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桐油由油桐的果实压榨而成,与生漆勾兑后,性能稳定,是调制色漆的最好材料。一方面提高了漆液的光泽,易于兑色,同时也提高了漆膜的表现力,提高了色漆的色彩饱和度。《髹饰录》中杨明注:“黑唯宜漆,而白唯非油则无应矣”,指的是在调制颜色的过程中,有些颜色用漆调不出来,而油是半透明的,所以运用其特性来调制一些特殊的颜色。
《天工开物》有“丹青”条:“漆工以鲜物彩,唯入桐油调则显,入漆亦晦也”,油调漆加入色粉或直接用油调色后,就会显示出丰富的色彩。而且古代在髹漆制作中,桐油比大漆更容易获得,在成本上更低,所以汉代在漆器制作中部分以油代替生漆,成为了大漆的必要补充。
“油与漆的并用,标志汉代在化学配料技术上获得重大进步,也标志我国漆料行业在油料熬制技术上己经达到使用符合材料的水平”。马王堆汉墓中大部分漆器都应用到了桐油,如长沙马王堆汉墓中,“M2:南17、18、19漆残片,黑色漆层含有无定形碳和赤铁矿,并添加了油脂类物质以改善漆性能”。但是桐油也有劣势的一面,油漆画中的油,年久容易变质,导致调和的颜色也容易变色,而且容易脱落。
桐油分为生桐油和熟桐油。在漆工艺中,榨出的桐油为生桐油,生桐油必须经过熬制成为熟桐油才能应用到漆画的绘制中。将榨出的生桐油倒入金属容器内,加火熬制,边熬制边搅拌,将其熬成熟油,然后单独调色或是与漆勾兑后进行髹涂或绘画。
颜料。“描漆,一名描华,即设色画漆也”。指在素漆的漆地上,用各种色漆进行绘画。
对彩色漆运用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战国时《韩非子·十过》中:“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新石器时代江苏吴江梅堰良诸文化遗址中的黑陶漆罐上髹有彩绘的漆膜,成为了使用漆色的先河。“据考证,商代多用黑红亮色,而周原漆器彩绘颜色包括红、黄、蓝、白、黑五种,使用的颜料大概为朱砂、石黄、雄黄、红土、白土等”。
汉代漆画比前代的颜色丰富,所用颜料一般为矿物颜料,少量植物色,部分颜料会因发生氧化而产生变色,如汉马王堆1号墓中彩绘漆棺表面的朱砂色由于氧化现呈黑棕色。
汉代漆画中的颜色主要有黑色系、红色系、黄色系、蓝色系、绿色系及白色系。其中黑色与红色是最常用的颜色,是漆器与漆画的固定色彩组合,中国尚红崇黑的色彩文化在中国漆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常州好榔马家洪遗址出土的喇叭型木器,器表即为黑、红两色,说明这个时期黑与红的漆色组合,已经形成了固定模式。鲜红的朱漆与黑漆的色彩搭配沉稳而不沉闷。
红色系。红色是全世界民族所喜爱的颜色,其源于生命,是希望的象征。中国对于红色的崇拜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就已经有使用红色的矿石粉的痕迹。汉代漆画红色系的主要颜料有银珠、丹砂与绛矾。银珠为硫磺与汞的共生物,成色不佳的入漆后会氧化变成黑色。丹砂,又称朱砂或辰砂,是水银和硫磺的化合物。汉代漆画中不论是髹涂漆器表面还是漆画中的红色,大部分使用的是朱砂。
在对长沙马王堆M2:南17.18.19残片的颜料测定中,得出“漆残片样品的红色颜料层是采用漆液加朱砂颜料混合而成的,并髹涂在黑色漆皮之上”的结论。在对长沙侯家塘漆耳杯颜料的测定中,“黑色漆层上髹涂含朱砂的红色漆层”。绛矾,是红色中最劣等的颜料,用量较少。
黑色系。汉代漆画中的黑色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为大漆本身的黑色,髹后呈黑褐色;第二种为无定形碳材料;第三种为辉铜矿。“漆黑一团”指的就是漆器显示出的纯正的黑色,大漆的黑色在文中已有叙述,在此处不再赘述。无定形碳材料其实是石墨化程度低的石墨,人类不仅使用碳在生活中取暖、煮食物,而且应用到绘画以及书写中。
无定形碳材料“在汉代的使用主要有三种应用形式:第一是调入漆液中,增强漆底黑色的饱满度:第二是在漆器的制作中作为漆灰使用,西汉马王堆2号墓南17、18、19漆残片使用无形碳物质作为漆灰材料;第三是以漆或油调为黑色用以绘制。西汉马王堆M1:()漆锤上采用的就是无定形碳作为黑色颜料。辉铜矿呈灰黑色,金普军在江苏盱眙汉墓出土的夹纻胎漆器上发现暗黑色纹饰的铜蓝,另一些专家则认为铜蓝应为辉铜矿变性而致。
黄色系。黄色位于“五色”中心,汉人以黄色为正色,既象征中央,又象征领土、天地玄黄。汉代漆画中的黄色系主要为雄黄与雌黄,二者为伴生矿,化学成分为三硫化砷。雌黄和雄黄的色彩倾向不同,一冷一暖,古代漆工调制黄色主要用雄黄,古时的雄黄也称为石黄(与现当代绘画中的石黄不同)。除此之外,还有部分黄色在当时用铜粉代替,但铜粉容易氧化变色,马王堆汉墓中部分“金色颜色似为黄铜粉,出土时已部分锈蚀成孔雀蓝色”。
蓝色系。应用较少,一种为靛华,植物色;一种为石青,矿物色,宝石级。石青的别名很多,有曾青、扁青等,是中国绘画最主要的颜色,在当时的帛画、墓室壁画中都有所应用。
绿色系。一种为漆绿,植物色,为漆姑草的汁液;一种为石绿,或名绿青、大绿,矿物色,原石为孔雀石。除此之外,汉代漆画中也会出现复色的使用。在对北京老山汉墓漆残片颜色的测定中,对于漆画中经常出现的暗绿色有以下的说明:“暗绿色颜料应含有雌黄,呈现出的暗绿色,可能是在雌黄中加入了少量的蓝色颜料”。
白色系。主要有石膏、韶粉、石英、方解石等。
“漆”因其特性,在使用颜料的过程中有许多使用特点与禁忌,很多颜料都不能入漆,否则会因化学反应而变色。“天然生漆对入漆色料有部分排斥,凡是含有铅、锌、钡、铁、钙、钠、钾等金属的色料,入漆后会与漆中的乙酸发生化学反应,色泽变暗,所以不能使用”。“中国古代多用矿物盐基性金属化合物颜料,如银珠、储石、石黄、石青、石绿、铝粉、煤烟等,但除银珠、石黄、煤烟外,其他不宜入漆”。汉时,人们就已经对漆所涉及的颜料做了深刻的认识。事实证明,大漆中的漆酚遇到蟹黄后不容易干燥,因此很多颜色需要以桐油来进行调制。
漆、油、颜料都是漆画艺术不可或缺的基础物质材料,有了以上三种元素的协调搭配,才能绘制出一幅精美的漆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