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姐认为,明光宗朱常洛是历史上的一个悲情皇帝。他这短短的38年的苦难人生,每天都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稍不留心就丢了小命。好不容易,登上皇位,他也没有苦尽甘来,仍旧没有逃脱被谋害的命运,难逃敌人的毒手。我们来看看明光宗的“悲惨世界”吧!看看他的命运多么的悲苦?多么的坎坷?
父皇不爱:父子都是宫女生,父亲恨儿子
一、明神宗自己选的路,哭着要走完。
朱常洛和他父皇明神宗朱翊钧一样,都是宫女生的孩子。说起来父子应该本着“同是宫女生,相亲更相爱”,可他的父亲却恨他。现在很多人拼爹,但在古代富贵人家拼的是妈。俗话说“子以母贵”而朱常洛则是“子以母哀”。朱常洛的母亲身份很低微,她是朱常洛的祖母李太后身边的侍女。明神宗不喜欢自己的儿子,就是被宫女出身的母后,训斥和逼迫的结果,更是“偷情”偷出“儿子”的尴尬和愤怒。
有次明神宗向母后李兮淽问安,恰逢母亲不在。他看到母后的贴身宫女王瑶音,有着倾城国色,笑语盈盈,举止娇媚,效法刘邦与薄夫人,来了个“一晌贪欢”。王瑶音和薄夫人一样幸运,宠幸一次就怀上了龙脉!发现怀孕的王瑶音又惊又喜又怕,更让她坐立不安的是太后也知道了。太后就招明神宗对质,他尽显渣帝(渣男的升级版,渣皇帝的简称)本色。先是死活不承认,随行太监的记录,家长王瑶音怀孕,这个铁证如山。这个渣帝又嫌弃人家是宫女,太后表示:母以子贵,万一是个龙子,社稷之福。身份高低,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
要不是朱常洛的父亲一直没有其它子嗣,朱常洛的祖母盼孙心切,逼着朱常洛的父亲承认他们母子,朱常洛怕是永远也见不了光了。
二、明神宗最爱的女人生下最爱的儿子。
朱常洛的出生,使宫女王氏由小燕子飞上了枝头成了凤凰,册立为恭妃。两年后,朱常洛的异母弟弟们也接连出生了。明朝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因皇后王氏一直没有儿子,太子位自然是庶长子朱常洛的。但由于他的母亲不受宠,父亲又不喜欢朱常洛,于是一场太子之争上演。
朱常洛最大的劲敌就是郑贵妃,她是自己父亲最宠爱的女人,不亚于明宪宗对万贞儿的宠爱。明神宗一心要立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再加上郑贵妃在中间做梗,本来早就该成为太子的朱常洛,经历了15年之久的国本之争。就连皇太后都看不下去了,要为孙子伸张正义。明神宗又是一副“嫌贫爱富”的嘴脸,上来就是一句:他只是一个宫女的孩子!老太太愤怒极了,劈头盖脸就是一句:你也是都人(宫女)的儿子!我的出身还不如她。明神宗给跪了,羞愧不已!19岁朱常洛才被立为太子,而他这个太子却当的胆战心惊。可以朱常洛的处境不如刘邦不喜欢的刘盈;福王朱常洵也真是有福,比赵王刘如意幸福。原因只有六个字:世上只有妈妈好!明神宗恨朱常洛,就是因为皇帝认为“孽子”挡了“爱子”的道。
母贬冷宫:母以子贵仍受罪,哭瞎双眼再无泪。
朱常洛成为太子之后,母亲王氏再次水涨船高,母以子贵,被册封为皇贵妃。深受皇帝宠爱的郑妙瑾郑德妃(后晋升为贵妃),视他们母子为眼中钉肉中刺。郑贵妃认为王皇贵妃挡了自己的道,太子挡了福王的道。天天在皇帝边吹枕头风,皇贵妃母子可就遭了大罪了。因为皇帝对大臣那是众怒难犯,皇帝对母后那是不敢犯上,他们夫妇所有的怒火都撒向了这对可怜的母子。
王氏一直寂居幽宫,明神宗从来就没有看望过她。她被人监视,整日为儿子担忧,哭瞎了双眼。万历三十九年()就在王氏病危时,朱常洛才被允许见母亲最后一面,但是母子却无言以对,万念俱灰而后怀着一丝希望的王氏偷偷对朱常洛轻轻说了一句:“郑家人在此”。可见对儿子的担心,郑贵妃的恐惧,多么的无奈和心酸啊!很快王氏薨逝,他生前没有想到皇贵妃的待遇,殡葬规格也大打折扣。
疯汉谋害:闯入东宫,试图谋害太子。
太子的母亲被逼去世之后,郑贵妃又开始向太子下毒手了。就在年五月初四的黄昏,25岁卖柴火的张差,手持枣木棒,闯入太子所居的慈庆宫,打伤守卫太监,试图闯入慈庆宫,准备棒击太子。倘若太子一人出行,必遭其毒手。这名叫张差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审讯结果就是张差有神经病。参与审讯的提牢主事王之寀(cai,同采)留意他不像个疯子,略施小计,得出部分真相。郑家人一看掩饰不住,一方面收买有司官吏,另一方面又让郑贵妃吹起了枕头风。太子惹不起郑贵妃,郑贵妃也想大事化了,张差被处决。太监庞保、太监刘成死于严刑之中。幸亏提前抓获了凶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梃击案”。郑贵妃后来胆大包天,连新皇帝也不放过。
“中毒”身亡:郑贵妃派人献药弑君
年八月初一,朱常洛终于登基了。这一天他精神很好,看不出有丝毫的病状。但是令人惊诧的是十天后他竟卧床不起了。就连第二天要举办的万寿节,也不得不搁置。刚刚坐上皇帝位的朱常洛为什么这么快就病倒了呢?
原来在朱常洛刚登基时,羡慕嫉妒恨的郑贵妃就开始对他下手了,她用了阴毒的软招。据《国榷》记载:郑贵妃“进侍姬八人,上疾始惫”。《罪惟录》也记载:“及登极,贵妃进美女侍帝。未十日,帝患病。”仇敌进献的女人朱常洛应该会防备,但还是中招了。
朱常洛的病情越来越严重,郑贵妃指使心腹太监崔文升以掌御药房太监的身份向皇帝进“通利药”,这是一种大黄泻药。朱常洛喝了药后,仅仅一昼夜就拉了三四十次,这么个拉法就连高级的运动员也无法抗住啊。很快,朱常洛的身体已经衰竭。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特召英国公张惟贤、内阁首辅方从哲等十三人进宫安排后事。大家一致弹劾献泻药的崔文升,但老崔并未被处死而是被贬到了南京,郑贵妃的势力不是一般的大。
就在这紧要关头鸿胪寺丞李可灼觐见皇帝,说有仙药能救皇帝与危难。听说皇帝要吃“仙药”治病,一些大臣极力反对,但朱常洛却认为反正自己快死了,索性赌一把,就死马当活马医吧。于是他拒绝了大臣的提议吃了第一颗红药丸,服完红丸后,朱常洛觉得浑身轻松,还说:“圣体用药后,暖润舒畅,思进饮膳。”因而他拒绝了太医的用药。三天后,他又索要了一颗,结果暴毙。
红丸,其实并非什么仙药。它是用妇人经水、秋石、人乳、辰砂调制而成,属于热性药,和朱常洛之前服用的大黄药性正好相反。朱常洛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遭到两味猛药且药性完全相反的药的摧残,不死才怪。
万历皇帝宠爱的郑贵妃被认定是祸国殃民的妖孽,群臣反对。朱常洛死后的十年,她都住在一处孤零零的宫殿,与爱子福王骨肉分离。她死后也没有与万历皇帝合葬,而是一座孤零零的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