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失传绝技之9洗墨字秘术

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就是小时候用的涂改液。

白乎乎的,一股油漆味,里面还有小钢珠,一晃都叮当叮当的响,写错字的时候就用涂改液在上面修改。

但是后来老师就不让用涂改液再去修改错字了。

关于修改错字,小时候也有很多办法,譬如说,用刀尖将纸张上面的一层纸刮去在写,或者是拿橡皮使劲地擦去一层纸皮,再次书写,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么做过呢?

进入正题,今天我们来解析民间失传绝技之第十集,洗墨字秘术。

洗去墨字,实在不易,有秘术如下∶用西瓜一个,约重三斤,半熟为佳,在瓜蒂边开一个小孔,灌入官砂三钱一分、砒三钱五分、卤四钱,共研为细末,入瓜孔内。将瓜悬挂七天,白霜自出,用翎毛将瓜皮上的白霜扫下;再过七天,仍如前扫取。用时,先将清水湿字,用白霜蘸上,等干后,用翎毛将霜扫尽,则墨字已洗去,纸白如新。

原文道,古人洗错字,也想要洗去错字,也可能是古代纸张珍贵,洗去墨字也可以重复使用。洗墨字有秘法配方:第一,三斤西瓜一个,最好半熟,在瓜蒂旁边开一个小孔备用,在准备官砂(官砂没有准确的定义,如果是朱砂的话,大约就是红色,但是朱砂的别称是辰砂,神砂,官砂到底指什么呢?)三钱一分,砒霜三钱五分,浓盐四钱,一起研磨成粉末,倒入西瓜之内,将西瓜悬挂风干七天,一直等到西瓜上面起了白霜,将白霜收集起来,用鸟尾巴上的长羽毛收集,七天之后,重复一次。

用的时候就将墨字清水打湿,将白霜沾上,等到白霜干透,用鸟羽毛吧白霜扫干净,墨字就消失了,纸张如新。

最初西汉劳动人民发明了麻料纸的新技术,到了东汉在蔡伦的推广下又出现了以树皮、旧麻布、旧渔网为原料的“蔡侯纸”。再之后,皮、竹、草等均用以造纸。由于造纸原料的不同,大致将古籍用纸分为三类。

麻纸,皮料纸,竹料纸。

所以,古代的纸张材质和我们现代纸张用料是不一样呢,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是不是古代的纸张本身的材料大部分都是天然提取,再加上墨水和秘制白霜产生的奇妙反应,让墨字像是从纸张分开,变得脆弱,脱离?

所以这个秘术在现代的纸张会不会起作用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010.html